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12月下期 总第 427 期 2013年12月2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第一言论

突发事件的短长危机

“长期危机”隐藏在具体表象的背后,与特定危机处理者的利害关系往往不那么直接,因而易于陷入“口头重视、实际轻视”的困境

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两种场景

第一种可能:改革进程缓慢,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第二种可能:改革迅速取得突破,房地产泡沫破灭提前到来

城市新移居者幸福来临

“以人为核心”,抓住了城镇化的本质,不仅对“城市新移居者”是福音,对国家真正走向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东海防空识别区与日本错觉

中国一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放弃正当权益

论坛特稿
特别策划

习近平改革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国改革动向的历史关头,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与过去相比,今天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甚至相互抵触,全面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正因如此,在历史的新起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展示出推...

习近平改革战略思想特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描绘了一幅中国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战略思想。研究习近平的改革战略思想,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决定》的精神内涵

新领导层改革战略蕴含的八对关系

研究和梳理总书记关于改革的战略思想,对于找准问题关键,顺利推进改革意义重大。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八个方面对习近平改革战略思想加以阐述

习近平五大改革思维

改革旗帜论和改革关键论的战略思维,看问题一分为二、抓工作分清主次、透过现象找规律的辩证思维和把握改革关联性、总体性的系统思维,以及改革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科学的改革方法

在根本性问题上不犯颠覆性错误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结论,同涵盖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在内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总结连为一体,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执政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改革理论三个关键词

改革,有时候是无奈之举,但不改又不行,不改就解决不了问题。为了人民幸福和社会福祉,就有了“倒逼式改革”。“倒逼式改革”是涉险滩改革,是啃硬骨头改革,是攻坚战改革。正是这些改革,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不断把人民送上富裕幸福之路

系统改革论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

系统改革论是武装全党的理论,动员群众的理论,凝聚共识的理论,破除阻力的理论,是全面指导我国现在和今后改革发展的理论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方法论 ◆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坚持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最基本的方法论 ◆把握改革规律,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习近平改革成本论的政治深意

当前改革的着力点,就是一方面冲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另一方面为中下层社会民众提供越来越多的享受发展成果的机会和条件。这些努力所支付的成本就是改革的必要成本

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价值高度

公平已经提到了改革的价值高度。系统部署的各领域改革举措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发力

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层意蕴

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是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聚焦点

新一届中央思考的总问题,是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这是统领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改革又是这一总问题的“牛鼻子”;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哲学思考中,可以提升出我们党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思想或指导方针

三中全会精要

从三中全会看未来中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作出的全面部署,如果全部到位,将会改变我们国家的面貌,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焕然一新,将会极大地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非常深远

法治政府: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关键

最高决策层已经意识到公权力的有序运行,不能单纯依赖官员的自觉自醒,必须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威慑,展现出大局画棋,小处落子,细点着力,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和策略,值得称道

市场决定将给中国带来三大变化

最重要的是,实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以后,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从而必将使人们充分挖掘自身的创造力,竞相以更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奉献给市场

如何看治理与民主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最好是多做少说,只要说得到位即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进一步推进民主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发展民主,也应该义无反顾地发展民主

民生民意

中国官邸制待解问题探究

“官邸制”应成为我国领导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通过建立和完善“官邸制”,规范领导干部的住房供给,遏制住房腐败现象

国外官邸制特色与借鉴

官邸制最显著的功能是可以抑制国有资产浪费、流失和预防国家官员的住房腐败。实现职位和住房相一致,实行一职一房,杜绝一职多房现象的出现,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热点述评

对毛泽东几个误解的澄清

我们审视历史,决不能简单地站在个人得失立场,必须跳出个人局限站在人民和历史乃至最终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方可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与本质

毛泽东历史价值的时空维度

要在世界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考察毛泽东的成败得失,从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延续性上去把握其价值

中国经验
专题调研
文化纵横

中国儒释道之间的融合是世界奇迹

在走向终极关怀的路上,儒释道都主张内求,儒家的反求诸己,佛教的见性成佛,道家的修真身、抱朴守一,都是这个道理

儒家的恕道是文明对话的基础

儒家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提倡兼容并包,是一个学习的文明、包容的文明、对话的文明,同时也是具有天下情怀的文明

中华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

回观中华儒释道三家融合的过程,人道与神道,人文与宗教,一直彼此相摄,三家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无不可逾越的界限

读史札记

汉唐明清官场如何反奢靡之风

因奢滋腐,百弊相生,所以历史上的“锐意惩革”,多从抑奢崇俭、振刷风气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