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为民营企业写好引才“后半篇”文章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人才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组织部门,要在写好民营企业引才“后半篇”文章上打破惯性思维,以系统思维推动人才从“物理集聚”向“化学融合”跃升,让人才在民营企业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积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以人才贡献定去留,围绕“经济贡献、技术突破、社会价值”等维度量化贡献考核指标,倒逼人才与企业发展需求深度绑定。用市场标准验成色,通过引入民营企业、风投机构、行业协会等作为评价主体,形成“政府定框架、市场定标准”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自证实力。

要构建精准化政策服务体系“软生态”。通过精准化、生态化的服务设计,将人才有效转化为“价值创造者”。这需要组织部门摒弃“重硬件轻软件”的短视思维,转向“需求导向—生态赋能—价值反哺”的可持续发展逻辑。通过数字画像、智能匹配,对人才子女教育、跨境流动、社交归属、价值认同等领域提供“一人一策”服务方案,实现需求侧精准触达。打造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集成技术验证、资本对接、市场拓展等核心功能,降低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边际成本。

要树立“产才融合”理念,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帮助民营企业建立产才需求动态映射机制,构建“企业需求清单”与“人才供给清单”双向对接平台,实时捕捉企业技术攻关、工艺升级等关键领域的人才缺口,实现靶向引才。推动民营企业人才流动共享,侧重柔性用才,淡化各类人才政策在全职、户籍、社保等方面的限制,更加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工作实效等多方面综合表现,创新实施人才互聘共享,依托“人才特派员”“产业教授”“科技副总”等载体,推动人才跨单位开展技术合作,降低民营企业引才成本。

唯有以生态优化培育“人尽其才”的土壤,以文化认同筑牢“此心安处”的归属,才能让民营企业的人才从“过客”变“归人”。当每一颗“金种子”都长成“参天树”,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林海”必将郁郁葱葱。(作者:吕炬烽)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