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近日,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彰显了以自我革命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不得以建设党性教育培训机构名义变相建设楼堂馆所、变相搞旅游开发”……新修订《条例》针对强化“四风”纠治特别是深化整治铺张浪费现象,明确刚性要求,画出底线、红线。对此,党员干部要习惯过“紧日子”,长期坚持下去,让其成为常态。

增强过“紧日子”的思想自觉,首先要学深学透。抓好新修订《条例》的贯彻落实,理论学习是第一步,唯有在理论学习中做到深学细悟、融会贯通,从而增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自觉,才能确保在抓落实上方向不偏、立场坚定。党员干部要做到先学一步、深悟一层,利用好新修订的《条例》,通过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互学探讨、案例剖析等方式深化学习,搞清楚修订了哪些地方、修订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对每一项每一条都悟深悟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将党规党纪作为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

养成过“紧日子”的行动自觉,关键要以身作则。《条例》明确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条例》规定,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日常工作中,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做起,比如办公用品按需按量领取、循环使用,文件资料双面打印,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灯断电;公务接待活动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出差住宿选经济型酒店,市内公务优先拼车出行,召开会议或开展培训多采用视频方式,把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在决策上要树立正确政绩观,项目上马前充分论证必要性,避免盲目决策;采购设备时严控配置标准,杜绝豪华采购;举办活动坚持简约务实,不搞排场装饰。唯有如此,才能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落细落实到工作全过程中。

强化过“紧日子”的监督力度,重在抓常抓长。要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监督检查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一方面抓好日常监管,建立经费支出月查季报制度,重点监控“三公”经费、项目采购、资产配置等关键领域,对超标准接待、变相发放福利等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同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检查、暗访等专项活动,加大对典型问题的通报力度,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教育。另一方面,抓好群众监督,在政府网站开辟专栏,按季度公示“三公”经费支出,设立举报信箱、开通线上监督平台,发挥群众对党员干部铺张浪费行为的监督作用。把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监督格局,真正把过“紧日子”的要求从纸面落到地面。

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带头过“紧日子”,传递的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新修订《条例》落到实处,从点滴小事做起,从严从简、精打细算,让党的优良作风在机关落地生根、化风成俗,真正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作者:魏晋升)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