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摄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就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巩固民营经济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杨合庆表示,目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新机遇,也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针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立法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巩固民营经济发展成果,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法律环境。
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坚持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
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
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关切予以积极回应。
在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投资融资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同时,还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加强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作出规定。
此外,民营经济促进法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服务保障方面,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及时听取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各类经济组织的意见建议,解决其反映的合理问题。
“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法律针对性作出了鼓励、支持、引导的具体规定,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说。
确保法律正确有效实施
如何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要不断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要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协调推动各项支持保障举措落实落细,增强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时效性,确保法律正确有效实施。
“司法部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为契机,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介绍,将结合各地实际,督促各地加强问题查纠整改,同时,对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转化为具体制度措施,将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法律规定落下来,为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干事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刘民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贯彻实施好法律规定,坚决破除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近日发布,相比2022年版清单,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来越活,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政策利好。”刘民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刘民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完善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政策措施,优化创新要素配置,让民营经济迸发更多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