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核心问题就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必须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时刻不忘来时路,把群众装在心里。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取得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忘群众、联系群众,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此次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是要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历史,践行群众路线,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把群众时刻放在心里。要通过学习不断端正态度、摆正群众位置,切忌眼高手低、脱离群众,更不能对群众指手画脚,要在思想上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坚持破除官本位,当好人民的公仆。日前,中央层面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在城市管理中盲目决策、机械执行,损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这反映出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官僚主义严重,偏离了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为民造福,要切实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搞“面子工程”,多接“地气”,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听民意、解民忧,汇民智、聚民心,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
加强修炼真本领,服务好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对我们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不仅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时代发展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党员、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了。要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综合实力,要到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查研究,问需于民,将办公室里的“纸上谈兵”转化为基层天地中的具体实践,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要拜人民为师,多与群众沟通交流、探讨商量,推心置腹,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最终形成科学决策。要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心用情将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好、办实、办细,切实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