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晋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山西光存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进行生产调试。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山西宇皓新型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成为晋中市第二家海关高级认证企业。

龙湖精密电子产业基地制造车间一角。

山西洒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检测。

吉利汽车整车装备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晋商故里,春潮浩荡,晋中民营经济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

晋中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常委会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

A 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2月24日,晋中市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邀请各领域优秀民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释放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强烈信号。东方希望铝业、山西光存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龙湖精密电子(山西)有限公司、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山西宇皓新型光学材料有限公司、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洒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并就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晋中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分量重,是山西民营经济的摇篮。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57.7%,民间投资达299亿元、占固投比重43.9%,“四上”企业中民企占比87.5%,8户民企进入百亿企业俱乐部,民企全省百强上榜数连续4年全省第一。

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说,晋中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深入实施“156”战略举措,持续优化打好“五张牌”,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打造“十百千”工业企业和“百千万”转型项目“双矩阵”,构建具有晋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民营经济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在晋中奋勇争先的生动实践中铸就更大辉煌。

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说,要以更实举措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晋中市产业、创新和人才政策,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民营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以更优环境厚植民营企业发展土壤,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持续开展好入企服务,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让民营企业家在晋中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新、用心发展,同心协力开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和政府不仅关心民营企业的发展,还为我们民营企业坚持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提振信心、催人奋进,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迎难而上,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决心和信心。”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猛说。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锋说,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抓好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银圣科技将坚定信心,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为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今年计划生产硅钢氧化镁1.3万吨,总产值达到4.6亿元以上。继续开拓市场,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持续加大科研力度,引领技术前沿,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

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阳说,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当好“链主”、带好头是吉利义不容辞的责任。吉利将致力于新能源和醇氢技术的研发,不断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构建新能源和醇氢生态服务网络,将山西的能源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持续推动晋中汽车产业发展。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建设国际标准创新高地,将山西技术沉淀转化为行业话语权;培育新晋商工程师群体,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全球清洁机器人学院,书写新时代的晋商传奇。”山西洒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牛立群说。

山西宇皓新型光学材料有限公司,一直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把产品质量作为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拥有123项专利,参与起草了液晶显示行业2项国家标准,国内客户主要有TCL、富士康、海信等,国外客户有韩国LG、三星等。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品牌厂商的战略合作伙伴。该公司负责人郭兴银说,下一步,企业将重点突破光学、微结构等核心技术,研发量子点、NB高亮等新质产品项目,努力打造黑灯无人工厂,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智能化,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B 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晋商崛起

2月14日,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晋中,标志着晋中正以负极材料为支点,撬动万亿级新能源产业的未来;2月20日,山西安泰型钢有限公司成功交付首批18米超长定尺H型钢,订单量达450吨,这是企业在定制化生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生动实践……晋中的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用质的提升为量的持续增长增添新动能。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构成了晋中民营经济的鲜明特征。在传统领域,安泰控股作为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形成了年产240万吨钢坯、80万吨线材的循环经济体系,并建成亚洲最大H型钢生产线;尚太锂电则以负极材料为支点,撬动万亿级新能源产业。在新兴领域,山西光存信息、云智慧等企业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洒拖机器人成长为未来产业“小巨人”,宇皓新型光学材料跻身行业领军者行列。

晋中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更是令人瞩目。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96家,企业数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二,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0%以上。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研发投入强度达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拥有各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27个,集聚中小微企业1319户,入驻服务机构110个,带动就业13635人,累计孵化企业578户,成为小微企业的成长摇篮。这种“传统产业有筋骨、新兴产业有活力”的格局,为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晋中市昔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内锂电负极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消费类锂电池领域。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负极材料第一供应商,而且进入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2021年荣获宁德时代“供应优秀奖”及国轩高科“年度钻石供应商”称号,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得到行业高度认可。山西尚太的崛起不仅体现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更成为山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标杆案例。

龙湖精密电子(山西)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成立,原名山西百信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精密加工设备60多台,是华北地区领先的SMT先进制造中心,可以满足各类板卡、内存加工生产,拥有实现年产各类板卡10万—20万台套,内存、固态硬盘50万—60万套的能力。目前,公司与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向明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等50余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共享共建生产基地,构建“中心厨房”模式的精密电路板(卡)加工制造中心,进一步完善电子产业链,逐步形成我省电子产品产业集群。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硅钢级氧化镁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和顺县。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硅钢级氧化镁领域的空白,并成为行业领军者。公司主导制定《取向电工钢用高温退火隔离剂》行业标准,产品被宝武集团、首钢等龙头企业采用,占据国内70%市场份额。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宝武集团硅钢研究院等合作,完成10余项产学研项目,开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等级薄带硅钢专用氧化镁。累计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成果转化,其中3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西银圣科技通过持续创新和政企协作,从山区小厂成长为行业标杆,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还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全面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晋中市广大干部和民营企业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务实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挥好民营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

晋中市拥有21所高校34.6万名师生,师生数居中西部地区普通地级市第一。晋中市发挥大学城、综改区、农高区“一城双区”创新模块引领作用,推动高校科研设备和实验室向企业开放,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中试基地。建立“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进民企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要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用好开发区、专业镇、产业链、产业园等抓手平台,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积极承接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产业梯度转移项目,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链集聚集群、向新向绿向效。

晋中市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放开手脚搞经营、心无旁骛谋发展。一是政策环境赋能。深入挖掘国家和省级层面政策中蕴含的技术改造、扩大投资、产业升级等机遇,完善政策落实机制,编制“大礼包”、绘制“落实图”,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营商环境固本。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高“高效办成一件事”“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综合办”效能,做优“晋心办·暖企驿站”服务平台,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做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三是服务环境助力。把民营企业家当“自家人”、企业事当“自家事”,健全常态化调研服务机制,精准助企纾困,对企业合理诉求绝不能以回复代替办理、以研究代替举措、以协调代替结果。四是法治环境护航。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两不一欠”问题整治,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五是政商环境保障。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政商交往正负清单,“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清”上加“亲”。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多同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讲真话、建诤言、走正道,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

——晋中市427家优质民企累计建立430个研发中心,集聚6733名技术人才,手握4660项专利成果,近三年斩获5项国家级科技大奖。

——在2024年“创客中国”全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13个本地优质项目挺进山西省决赛,斩获6项省级奖项,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山西经纬天盈机械、山西辉能科技两家企业更携创新成果跻身全国企业组500强。

——连续举办6期“晋中博士大讲堂”,邀请顶尖专家为企业破解技术瓶颈;组织200余名高校师生走进平遥煤化、榆社化工等龙头企业,在车间里架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推动15家企业与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贴心招聘”,实现技能人才从“校门”到“厂门”的无缝衔接。

——在玻璃器皿、碳素材料等领域,4个中小企业集群聚集了5923名研发人才,持有134项核心发明专利,通过共享研发平台突破关键技术壁垒。(组稿/苗武军 摄影/刘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