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自查自纠作为重要环节推动党员干部进行“政治体检”。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自我审视实现思想净化与行为校准,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内生动力。在实践中,我们更应聚焦如何让自查自纠回归本质,以正向引导破除形式主义积弊,使其真正成为锤炼过硬作风的“正衣镜”。
以刀刃向内的自觉擦亮“正衣镜”。真正的自查不是“纸上谈兵”的问题拼凑,而是对照规定要求的深刻自省。党员干部应立足岗位职责,把自己摆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要求中,对照“服务群众是否到位”“履职尽责是否扎实”等标尺,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纪律执行等维度逐条逐项深查细照。唯有以“见人见事见思想”的态度解剖自身,让问题清单源于真实表现、直指作风痛点,才能避免“无病呻吟”的形式空转,使自查成为触摸思想尘埃、校准行为坐标的有效途径。这种求真务实的自我革命,既杜绝行政资源浪费,更能以严肃认真的姿态维护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让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刀刃向内的决心,厚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以制度护航的机制校准“正衣镜”。自查自纠的关键,在于以制度护航构建“改者无忧”的良性生态。“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主动纠错本应是作风建设的“加速器”。要让自查真正发挥“防微杜渐”的作用,需建立“主动整改从轻”的正向激励机制,向干部鲜明传递“组织鼓励自查、包容失误”的信号。通过区分“作风瑕疵”与“法纪红线”,对真心查摆问题、积极落实整改的干部给予容错空间,让“讲真话、真整改”成为自觉选择而非风险负担。当自查自纠成为卸下包袱的“加油站”而非讳疾忌医的“顾虑点”,党员干部才能放下“自保心理”,敢于直面问题、深挖根源,让小问题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防止作风顽疾“滚雪球”式蔓延,真正发挥制度“防火墙”治未病、防风险的功能。
以全链条监督的力度用好“正衣镜”。自查自纠的生命力,在于以全链条监督压实“动真碰硬”的责任担当。制度的权威在于执行,防止自查流于形式,需构建“精准画像—闭环整改—成效评估”的监督体系。一方面,通过常态化督导指导,帮助党员干部找准“服务群众是否到位”“履职尽责是否扎实”等具体问题,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粗放式自查;另一方面,对“避重就轻”“虚晃一枪”的虚假整改,采取“回头看”“交叉查”等方式动真碰硬,以“零容忍”态度严肃问责,形成“真查真改受褒奖、假查假改被问责”的鲜明导向。唯有让监督的“啄木鸟”时刻在线,才能倒逼自查自纠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使每个环节都成为作风提升的“加油站”。
自查自纠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试金石”,更是党员干部自我提升的“磨刀石”。当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锚定问题、以精准有效的机制护航改革、以动真碰硬的监督压实责任,这一制度必将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党员干部自我净化的“锐利武器”。(张金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