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满城书香涵养文明长治

——长治市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进“书香长治”建设

4月22日,“表里山河 书香三晋”长治市2025年全民阅读惠民图书巡展活动现场。

“书香政协·悦读长治——春天送你一本书”(第3季)主题阅读分享活动走进市容海学校,与孩子们共读好书。

市实验中学举行“书香润校园 雅韵泽心田”讲书人比赛活动。

长治驿站内干净明亮,很多市民来此阅读书籍,汲取知识的力量。

春光无限好,恰是读书时。

从长治新华书店到市图书馆,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到农家书屋,从企事业单位职工书屋到学校阅览室,从商场休闲区到景区读书角……随处可见的阅读空间,让市民静享幽幽书香。

“表里山河 书香三晋”长治市2025年全民阅读惠民图书巡展、“重读赵树理”读书分享会和“赵树理作品诵读”活动、重读经典系列活动——第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十大阅读活动,开启书香之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长治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阅读需求,加快建设“书香长治”,让书香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涵养城市的文明气质。

阅读之光,照亮未来;满城书香,照见文明。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书香里的长治,欣欣向荣。

打造阅读空间——

完善阵地,优化服务,推动阅读直达基层

体悟一座城市的文明品性,“书香浓度”无疑独具参考价值。

走进“悦读长治”山西银行新型阅读空间,等待办理业务的市民或手捧图书细细品读,或俯身执笔认真摘录。透过落地窗,明媚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任时间静谧流淌,他们静享阅读时光。

这是市区首个“悦读长治”新型阅读空间。这里拥有图书2000余册,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等设备,与市图书馆联动提供“通借通还”服务。市民可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自行办理借阅证及借阅手续,免费借阅图书。

推广全民阅读,阵地是基础。

近年来,长治市依托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市县两级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农家书屋为重点,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阅读条件,打造阅读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诗意生活。

打造阅读空间,图书馆是“主角”。

公共图书馆里,借书的人自动排队,络绎不绝;综合阅览室内,头发花白的老人拿着放大镜阅读报刊,年轻人专注地自习备考;书架前,总站着挑选书籍的市民……长治市坚持把推进全民阅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打造覆盖城乡的公益性全民阅读场所,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均等、多样化的公共图书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13个县级以上图书馆、13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606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打造阅读空间,城市处处有书香。

优雅舒适的阅读空间、琳琅满目的书籍,坐在长治新华书店“职工新华读书角”,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精神世界得到充实,身心得到释放。

阅读新空间,知识充电站。新建成的12个“职工新华读书角”,围绕“技能提升”“法律维权”“心理健康”等主题,将定期举办劳模领读、专家讲堂、读书沙龙、讲座论坛、阅读分享等活动,将工会服务职工活动延伸覆盖到“职工新华读书角”,为“书香长治”建设注入新动能。

与此同时,晶海藏书馆、萤岛书店……一家家城市书房遍地开花。

打造阅读空间,顺应时代是关键。

随着图书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长治市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加强数字阅读建设,从“一书在手”到“一屏万卷”,为市民提供智能借阅服务。

在长治市,这样的阅读阵地遍布商圈、公园、景区、社区、乡村,知识的甘露浸润着城乡群众。

培养阅读习惯——

创新形式,丰富活动,推动阅读有“料”有“味”

“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9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在“书香政协·悦读长治——春天送你一本书”(第3季)主题阅读分享活动现场,市政协委员与市朗诵艺术协会会员共同品读经典、分享阅读故事,为“书香长治”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

品书香,养浩然正气;勤读书,增履职能力。市政协把着力打造“书香政协·悦读长治——春天送你一本书”品牌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场内场外互联,注重读书与履职融合,创新开展读书“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共建全民阅读良好生态。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全民阅读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长期性的活动。长治市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读书会、主题讲座、阅读交流等各类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发展。

“表里山河  书香三晋”长治市2025年全民阅读惠民图书巡展、“重读赵树理”读书分享会和“赵树理作品诵读”活动、重读经典系列活动——第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行晋踏歌”之“书本中的长治”走读活动、“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农家书屋+版权登记”宣传活动、“我与书的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长治市紧紧围绕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主题,重点开展10项系列阅读活动,推进“书香长治”建设。

创新活动品牌,培养阅读习惯。

举办首届“清风太行·廉韵长治”读书会,市纪委监委通过“朗读+访谈”形式,从长治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品德、厚植崇廉拒腐的新风正气。

以“阅读推广月”为契机,市图书馆推出“您读书我买单”——您喜欢的图书征订、2024年度图书借阅排行榜揭榜及优秀读者座谈会、“悦读长治”全民阅读“六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引领市民共读好书,尽情享受阅读乐趣。

市全民阅读协会通过组织阅读公益讲座、读书交流分享、线上学习分享、走读活动,以此激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体验,受到广大书友欢迎。

自4月7日起,市民可参与“书本中的长治”文化探访活动,跟随文化学者的脚步,走进上党门、观音堂等地标建筑,在实地游览与典籍故事中感受家乡之美。

……

“我与书的故事”“我与图书馆的故事”AI创意摄影大赛……一场场阅读活动精彩纷呈。在阅读活动的感染下,不少人体验到“泡”图书馆的乐趣,感悟到“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各类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调动市民阅读的积极性,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营造阅读氛围——

文化浸润,全民覆盖,推动阅读入脑入心

全民阅读,启慧增智,离不开优质阅读内容的供给、阅读氛围的营造。

“环境太好了,氛围感拉满,感觉可以待一整天。”正在阅读的郭女士说。坐落于武乡县街边一角的宝塔街馆,虽仅有66平方米,却藏书3670册,书籍涵盖文学、历史、科技、法律等多个类别,内容丰富,细分到位。

致力于填补公共阅读空白,武乡县通过整合、修缮等方式,高标准打造新型公益书屋,嵌入式建设“小而美”公益阅读空间,实现县域内图书资源互补,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基层。目前,该县已建成7个新型公益书屋、269个农家书屋,为全县21万居民打造触手可及的精神家园。

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下到线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类阅读活动中。

“建议购置一些种植、养殖类书籍。”这是上党区东掌村村民李金保在农家书屋留言簿上的留言。

群众有期待,支部有回应。在图书购置管理上,东掌村实行村民点单、村委会备单服务,很快购置了一批《果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农科类书籍,充实到农家书屋。

果农李金保像找到宝藏一样,农闲时就“泡”在农家书屋,废寝忘食地学习。渐渐地,他承包的10亩果园种出“摇钱树”,结出的果子个大味甜,成了市场的“抢手货”。

尝到甜头的李金保,成为农家书屋的常客,从农业科技到政策法规,他的阅读范围不断扩展。村民们都称他“土专家”——谁家果树生了病,他来把脉;邻里有了矛盾,他来讲理。

传播知识、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农家书屋功能日益显现,覆盖人群越来越广。

捧一卷经典,品千年智慧;执一盏心灯,照万里山河。市实验中学通过举办“书香校园”系列读书分享、“第二届‘书香润校园  雅韵泽心田’我是讲书人”等活动,以书会友,畅享阅读之乐。

公共图书馆、职工书屋、农家书屋、学校阅览室……读书氛围愈发浓厚,处处都有阅读者的身影。

书香芬芳,文明浸润。缕缕书香,潜移默化地镌刻着长治人的精气神。被书香浸润的长治人,拓宽了视野,积蓄了力量,精神世界光芒万丈。

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正当时。

书声琅琅,书香悠长,长治人通过阅读获得新知、汲取力量,以更加坚定自信的姿态,拥抱生活、走向未来。(长治日报记者 常珍珍 王晶晶 图/田雨 石玉成 李燎原 牛子儒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