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写好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实践续篇

幻灯片-理想中国·青年学习班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优良作风就如同厚重的压舱石,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大量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各类重大考验,以优良作风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至关重要。尤其是今年,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只有持续转作风、树新风,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打赢收官战、更好开新局。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下简称“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刻领悟党中央的战略考量,持续擦亮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写好新时代以来作风建设的实践续篇。

历史维度:始终保持良好作风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成功秘诀

加强作风建设以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之义,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成功之道和经验总结。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奋进历程,正是始终重视作风建设、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将全党锻造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我们才一路克难化险,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主动、自觉的使命担当,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从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不正之风入手,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作风变革,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成为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书写了我们党作风转变的崭新篇章,深刻改变了我国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我们党狠抓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不仅收获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更加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强保证。

现实维度: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党应对现实挑战的必然要求

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经常打扫政治灰尘,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四风”问题是违背党的性质宗旨、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顽瘴痼疾,严重影响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因此,必须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彻底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综合施策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力戒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精神懈怠,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以良好作风激励人心、凝聚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科技竞争白热化、意识形态博弈复杂化等外部风险交织叠加,对党的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构成多重考验。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直接关系党在风险挑战中的战略定力与应对能力。突破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桎梏,树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方能确保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精准性、畅通性;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方能抵御外部势力的渗透与利益诱惑,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以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能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强大合力。

实践维度: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必须筑牢思想之基和制度之基

持续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必须筑牢思想之基。理论武装是筑牢思想之基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筑牢思想之基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从而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把握,在学深悟透中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筑牢思想之基的抓手,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一体推进理论学习、问题查摆、整改落实,从根源上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实现思想认知与行动自觉的双重提升。

持续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必须筑牢制度之基。“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制度‘笼子’扎紧,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梳理现有作风建设制度,针对制度模糊地带、执行空白环节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其次,推进制度体系的协同性与整体性。将作风建设相关制度与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问责等制度有机衔接,形成环环相扣、协同发力的制度链条。最后,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约束。建立健全常态化督查机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跟踪问效,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严惩不贷,切实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回顾历史,始终重视作风建设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凝聚了磅礴力量,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立足当下,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面向未来,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纠治作风问题,筑牢思想之基和制度之基,方能写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实践续篇。(作者: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旭,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