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经济热评 | 以特色产业撬动县域经济发展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陕北的洛川苹果、关中的大荔冬枣、周至猕猴桃、陕南的紫阳富硒茶、岚皋魔芋......陕西将“提升壮大县域经济”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支持产业功能县培壮支柱产业,农产品主产县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生态功能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循环经济”,以此来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作为西北地区经济引擎的陕西,在县域产业发展方面也是多管齐下,出台《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接续政策措施》,统筹政策、资金等向县域下沉;成立省级层面的工作专班,编制“一县一策”事项清单;制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对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生态功能县分类考核,既结合实际又能考出实绩。

定位产业功能县的蒲城县,以建设陕西新型工业重镇为目标,聚焦精细化新材料产业;定位农产品主产县的富平县,打造出了“富平柿饼甜蜜中国”的金字招牌;定位生态功能县的石泉县,依托“朱鹮小村”名片,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探索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事实证明,产业发展“快人一步”,县域经济就会“一路领先”。

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立足县域实际,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并围绕特色产业构建适配的发展体系。首先是精准的产业定位。如陕西的靖边县,根据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将马铃薯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成为国家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其次是可持续的产业规划。如石泉县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时,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合理规划旅游项目,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再次是完善的产业配套。像蒲城县通过投资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并设立创新基金、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为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配套支持。

蓝图已经擘画,接下来陕西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引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田欢欢)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