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黑龙江集贤县:用数据种田 夺大豆高产

“传感器埋入地里,连续、适时监控土地回温和土壤墒情,达到‘五厘米土层,连续五天温度五度’播种标准,及时开播。”4月11日上午,黑龙江省集贤县抓住区域升温快、墒情好优势,播下超过38万亩大豆的第一粒种子。

今年春耕,集贤县在稳定播种面积的同时,在全县推广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模式,依托“三五早播”技术,比往年提前十天播种。结合“水肥一体化”等新型田间管理技术,预计促进增收10%。

当天上午,在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大豆田里,十六行吸气式精密播种机在无人驾驶大马力机车牵引下,正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试机。返乡大学生刘子豪站在地头,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用平板下达着一个个指令。“播种机传感器信号正常,肥、种释放均匀,株距12.5厘米,机器状态良好,可以播种。”刘子豪朝着田埂上的一个身影喊道。国家级示范社——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这位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新农人”,挥了挥手发出了“开播”的号令。

话音引动了机器的轰鸣,指令通过无线信号迅速抵达地头四套播种设备:肥料深施、精量点种、覆土镇压。新型技术支撑、数据即时控制下的大豆播种全面开启。同时,一架无人机掠过大豆田上方,机翼下的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如同锐利的鹰眼,将这片大豆田的墒情、地温、坡度等转化为一幅幅动态的数字地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集贤县以“科技强农、绿色转型、全链融合”为主线,打破传统春耕模式,一幅“藏粮于技、数智赋能、产业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图景正徐徐展开。

集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锐介绍,截至目前,科学部署的十余台田间物联网监测设备,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类田间数据,为大型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精准作业提供数据支撑,春耕生产从“经验驱动”全面转向“数据驱动”。今年预计全县播种大豆38.89万亩,全面应用新型种植技术,用数据种地,用科技夺高产,大豆产量有望提升10%,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中贡献集贤力量。(杨昕宇)

[责任编辑: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