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写好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篇”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引、育、留”关键环节,以政策为笔、以实干为墨,写好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篇”,让更多“新农人”“田秀才”“土专家”在广袤乡土上“破土成林”,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注入澎湃活力。

聚焦“引”字“下实功”,厚植“近悦远来”新沃土,拓宽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活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破解乡村全面振兴人才瓶颈,既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打好“感情牌”。通过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举办乡贤恳谈会、开展“雁归工程”等活动,唤醒在外游子的乡土情怀,吸引在外能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就业。要以政策保障为支撑,建强“引力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在土地流转、金融贷款、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人才“回得来”更“留得下”。同时创新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周末工程师”“候鸟专家”“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引导城市人才向乡村流动,形成“聚才兴村”的生动局面。

聚焦“育”字“出硬招”,搭建“成长成才”大舞台,锻造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既懂技术、善经营,又能扎根乡土的本土人才。要立足乡村实际,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坚持“田间课堂”与“云端课堂”相结合。依托职业院校、农广校等资源,开展农业技术、电商直播、乡村旅游等实用技能培训。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在线学习平台,让农民“指尖充电”“云端学艺”。注重“导师帮带”与“实践淬炼”相融合。组织农技专家、致富能手与青年人才结对帮扶,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一线“墩苗历练”。鼓励青年人才领办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在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经风雨、长才干。通过“输血”与“造血”并重,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聚焦“留”字“亮真招”,激活“人尽其才”新动能,培厚乡村全面振兴的“暖心田”。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留住人才既要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更要靠环境留人、情感留人。当破除“身份壁垒”,畅通发展渠道,打破学历、职称等限制,完善乡土人才评价体系,对在乡村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土专家”“田秀才”给予荣誉奖励和政策支持。拓宽村干部晋升通道,让优秀人才在政治上有奔头、事业上有干头。当营造“家”的归属感,完善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解决人才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后顾之忧。搭建乡村创客空间、人才驿站等交流平台,增强人才社群认同。更要注重精神激励,通过评选“乡村全面振兴带头人”“最美新农人”等活动,让人才在乡村有地位、受尊重,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赖丽群,浙江省衢州市石室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