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耕,秋无获。正值春耕大忙,当犁铧破开冻土,蛰伏的不仅是种子,更有一茬茬扎根大地的青春力量。在春耕的时序里,青年干部唯有以思想的深耕破除认知板结,以实践的沃土滋养能力根系,以创新的雨露浇灌智慧田野,方能在这片土地上收获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稼穑。
优选“思想良种”,以理想信念破认知板结。“一粒良种,千粒好粮”,如同春耕前需精选良种,青年干部要将党的创新理论深埋心田,以理论武装培厚思想土层。面对“思想杂质”,青年干部要善用“种子处理技术”,通过“三浸三晒”深化理论学习——浸透原著原文的真理养分,晒除碎片化学习的浮躁心态;浸透榜样教育的奋斗激情,晒除“多干多错,不做不错”的认知迷雾;浸透调查研究的行动智慧,晒除“躺平”“佛系”的思维惰性。
深耕“实践沃野”,淬风雨历练强能力枝干。幼苗的茁壮离不开倒春寒的考验,青年干部当如麦苗般主动拥抱寒潮,奔赴基层一线,在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破解土地流转、产业融合等难题。面对“水土不服”的困境,青年干部要学会用方言俚语解读政策,把“产业融合”变成村民口中的“种地也能搞旅游”;学会用“地头议事机制”凝聚共识,将矛盾纠纷转化为制度创新的契机,从而掌握“农家肥”式的基层工作智慧,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发展稳固根基。
滴灌“创新活水”,育新质思维拓智慧根系。当物联网传感器在麦田编织数据经纬,当AI算法分析精准开具作物生长“处方”,新时代的春耕备耕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事操作。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生力军,肩负着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使命。一方面,要时刻关注科技创新新进展,主动成为科技创新与农业农村发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另一方面,要将创新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篇章。
(作者:李梦颖,浙江省嘉兴市凤桥镇三星村选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