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再次彰显了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没有终点,需要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通过学理论固本培元、重实践攻坚克难、促发展彰显实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理论武装越彻底,实践行动就越自觉。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关键在于全党始终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作风问题的本质是思想问题,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源头上拧紧“总开关”,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论断,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理论精髓为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学理论不仅要读原著、学原文,更需把握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延安整风运动破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到新时代以中央八项规定“徙木立信”,都充分证明:唯有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让优良作风内化为政治自觉。因此,必须把学习教育作为一场触及灵魂的自我革命,在常学常新中校准行动坐标。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成为“铁规矩”,关键在于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全党要在知行合一中推动作风转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方能找准实践发力点。面对新形势,作风建设更需创新实践路径。比如,针对数字化办公中滋生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多地建立线上督查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文山会海反弹苗头;针对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官僚主义隐患,某地要求干部“驻村必入户、入户必解题”,将考核指标从“填表格”转向“看实效”。这些实践表明,只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各个场景,才能防止“四风”问题改头换面、隐形变异。
作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党的作风正,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不断得到净化,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的优化、释放了社会发展活力。作风之变正在重塑国家治理现代化格局,从行政体制改革中“一枚印章管审批”的突破,到基层治理中“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创新,党员干部务实担当的作风,已成为破解改革深水区矛盾的“金钥匙”。当精简会议的文件转化为田间地头的丰收,当调研报告的建言转化为惠民政策的落地,作风建设便真正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加速器”。(作者:詹祥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