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抓好“管育用”,为年轻干部成长赋能

——平定县柏井镇到村工作大学生经验典型案例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自 2021年“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实施以来,平定县柏井镇紧跟政策步伐,依循“县招乡管村用”原则,成功招录18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面覆盖,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二、问题背景

到村工作大学生既是基层建设的生力军,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也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大部分到村工作大学生对“三农”工作较为陌生,普遍存在有理论、没经验的问题。因此,柏井镇坚持做实“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后半篇文章,通过“管育用”全方位引导教育到村工作大学生在乡村一线融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三、主要做法

多维度“管”,强化担当作为。一是强化日常管理。立足实际,制定《柏井镇到村工作大学生管理办法》等制度,从岗位管理、请销假、量化考核等多个方面对到村工作大学生进行全流程管理;二是坚持关心厚爱。镇党委组织开展座谈交流、谈心谈话70余次,及时了解到村工作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搭建展示平台。积极开展“我的村我来讲”等各类活动、比赛10余次,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归属感,激发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拼搏精神。

多渠道“育”,推动能力提升。一是聚焦工作重点。围绕“七大员”的职能职责,协调镇纪检、党建、农经等站所开展6次专项培训,内容涵盖农村“三资”管理、乡村治理等多领域,不断筑牢知识根基;二是发挥帮带作用。建立“镇领导结对帮、站所骨干带业务、村书记教实践、驻村干部传经验”的“4+1”帮带机制,54名镇村干部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助力到村工作大学生快速成长;三是加强团队合作。依据个人特长因材施用,组建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团队,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多方式“用”,激发干事热情。积极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参与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等重要工作任务,在一线磨炼意志品质,增强工作本领,增进与群众感情。今年全镇到村工作大学生参与理论宣讲2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防火防汛工作3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5次、文艺展演活动3次,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现已有11名到村工作大学生纳入支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库。

四、实践成效

在镇、村两级干部精心管理和培养下,18名到村工作大学生迅速适应基层,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一是提升了政治素养。鼓励非党员的到村工作大学生列席参与所在村党支部“三会一课”等活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目前有9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党组织的关怀培养下光荣入党,以更坚定的信念投身农村事业;二是增强了履职能力。今年以来,全镇到村工作大学生入户走访2200余户,帮助村民就业36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件、上门送学59次、民事代办20余件,逐步成为村书记、主任的得力助手;三是激发了基层活力。到村工作大学生周航持续运营柏井镇官方抖音账号“古驿柏井”,宣传推广特色产业、先进典型及各项工作政策,不断讲好柏井故事;陈浩然主动参与柏井五村的“繁育150母羊养殖”项目的调研、申报、实施等阶段,预计实现增收3万余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壮大。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