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踏上新征程,党员干部当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站稳人民立场,虚心向人民求教,聆听人民的心声,汲取人民的智慧,全力以赴践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初心与誓言。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涵养枝叶关情的境界。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深入学习党的奋斗历程与宝贵经验,深刻领会党的性质宗旨,立志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忠诚卫士、先锋模范。在此过程中,要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常体恤群众的疾苦,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以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等先进模范为榜样,时刻将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带着真挚的情感深入基层,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让“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信念在心底牢牢扎根。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有坚持学习的态度。我们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员干部要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才能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始终保持奋进学习的状态,将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向同志学习,向能者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锤炼“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韧品质。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有排忧解难的本领。党员干部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就必须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要鼓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实实在在走进群众,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在这个过程中,要勇于直面问题、化解风险,关键时刻勇挑重担、顶住压力、稳住阵脚,在风雨考验与斗争实践中练就为民解困、为民办事、为民分忧的过硬本领。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有清廉如水的节操。党员干部要清楚,手中的权力源自人民,绝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唯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毫无私心杂念,甘当“孺子牛”,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涵养清廉如水的高尚节操,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做到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不为私欲所惑。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不搞特权、不谋私利,面对各种诱惑,始终保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作者:严虹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