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让善治之花遍地开

“开花时节少施肥,花谢修剪莫迟疑。”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背后蕴含着“少即是多”“舍亦是得”的养花智慧。只有在呵护与放手之间谋求平衡,精剪形式主义的“繁枝”,静待长期主义的“花开”,才能激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最终结出普惠群众的累累硕果。

破除干事创业束缚。基层减负,就要像松土一样打破制度壁垒,简化流程、明晰权责。要全面梳理基层权责清单,清理部门间交叉重复、层层加码事项,整合多部门考核指标,推行“一站式”任务下达机制,避免多头指挥和重复劳动。同时要配强基层资源保障管道,建立完善基层需求反馈通道,按需配给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提升资源配置的高效性、精准性和整合性,助力基层破解难题。

释放基层治理生长空间。推动基层回归主责主业,需以“靶向修剪”根治形式主义顽疾。要大力整治“文山会海”,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严控发文开会数量,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要清理重复填报的冗余事务,全面排查基层报表台账,搭建“一表统管、多源共享”的信息平台,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要改革“过度留痕”的考评体系,将拍照打卡、台账厚度等痕迹指标,优化为群众口碑、服务响应度等实绩指标,确保基层干部精力聚焦民生服务。

涵养为民服务治理生态。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完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基层负担动态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减负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要优化“过程结果并重”考核导向,弱化短期“亮点工程”权重,强化长期民生工程考察,实现减负与增效双轮驱动。要注重营造严管厚爱的创业生态,积极推进实施“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在改革创新中大胆试错。唯有如此,才能激活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让基层治理在时间的沉淀中焕发生机。

基层如春花,减负如养护。要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让治理根系深扎群众土壤,共同绘就基层治理百花齐放的生动图景。

(作者:义乌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王依蒙)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