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兴国烈士陵园内,苍松翠柏静默肃立,和煦的阳光洒在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上。清明节前夕,兴国县烟草专卖局组织党员干部在此开展“缅怀先烈祭忠魂薪火相传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叩问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铮铮誓言映初心
上午11时,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兴国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书记赖晓东带领党员们整理党徽,列队而立。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高举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仿佛与历史长河中的战火硝烟隔空对话。
兴国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青年党员黄华峰在宣誓后感慨道:“当念到‘永不叛党’时,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兴国籍烈士江善忠跳崖殉志的场景,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份誓言不仅仅是承诺,更是对烈士精神的接续传承。”
白菊黄花寄哀思
在《献花曲》的庄重旋律中,党员们缓步走上青石台阶,依次献上黄菊,深深鞠躬致敬。一名党员特意将儿子的红领巾系在花束上:“孩子在学校听了‘马前托孤’的故事,非常感动,让我带着他的心意来祭扫,希望红色基因能够代代相传下去。”
烈士陵园的讲解员指着英名墙上密密麻麻的姓名介绍道:“安葬在此的两万余名名烈士中,超半数牺牲时不足25岁,他们用青春年华和热血铸就了‘模范兴国’的精神丰碑。”
历史回响砺新程
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泛黄的《兴国县土地分配清册》、补丁摞补丁的红军军装、刻着“扩大百万红军”的土炮筒,瞬间将党员们带回了烽火岁月。其中最触动人心的,是玻璃展盒中的半张苏区粮票——1934年红军长征后,农民李秀英珍藏这份票据二十年,直到1954年政府兑现承诺。这不仅是信用凭证,更是共产党人跨越时空的初心契约。
兴国县烟草专卖局党员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参观学习。
当讲解员为大家生动讲述了李美群烈士将襁褓中的女儿托付乡亲,毅然重返战场的感人故事后,新党员赖志锋在“马前托孤”的雕像前驻足良久:“这些文物和历史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为什么当年仅有23万人的兴国县,能有9.3万人参加红军。在今天,我们的市场监管工作同样需要这种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而当讲解员提到“十万草鞋送红军”的往事时,营销工作分管领导张云剑摸了摸胸前的党徽说道:“对比展柜里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的记载,我们走访零售户时自带水壶、吃工作餐的习惯,原来早有精神源头。”
支部书记赖晓东说道:“当年苏区干部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今天的烟草人更要学习和传承这种作风。”历史与现实的交响,诉说着不变的初心,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孕育出56位开国将军,而今,新时代的兴国烟草人正以奋斗为笔,续写“第一等工作”的新篇章。(兴国县烟草专卖局 樊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