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做好三篇文章,筑牢共富基石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需要自上而下持续发力。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缩小“三大差距”,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提升县域承载能力,绘就“强城”蓝图。“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连接城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产业发展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口聚集能力。要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基础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如,浙江省嘉善县坚持党建引领,以祥符荡为重点规划建设湖区创新聚落,导入高能级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区域内的科技产业联动链,促进科创产业联动发展。此外,人口问题是制约县城转型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更需创造返乡人员就业待遇和福利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吸引返乡创业人员留在县城。

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奏响“兴村”乐章。缩小“三大差距”关键在乡村,重中之重是农村农民。《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的正式施行,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种业、农文旅融合等领域,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农业招商引资签约500万元以上项目167个,投资金额76.66亿元。通过规范提升强村公司、“飞地”抱团,实现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基本全覆盖。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通过和美乡村运营人才推介会、和美乡村运营招商大会、农创园等“新农人”孵化平台建设等方式,分层次分领域吸引人才。

瞄准群众有感小事,擦亮“融合”底色。群众的感受是衡量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突破。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有获得感的“关键小事”,扎实有序、高质量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普惠可及。一方面,要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嘉兴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通过农户集中居住、农田连片耕作,实现了城乡土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强化城乡人才交流,促进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作者:冯泽晖,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 )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