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能为乡村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在乡村发展的进程中,要抓好德治、强化法治、提升智治这三个推进基层治理不断完善,答好民生之问的“法宝”。
以“德智”为“主纲要”,优化基层治理环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治是营造良好基层治理氛围的关键所在。通过挖掘和弘扬本地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道德自觉。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摒弃封建迷信,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念,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红白事简办,减轻村民负担。邀请德高望重的党员、乡贤等参与村级事务,发挥其在矛盾调解中的作用,对道德模范、好人好事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人践行美德,充分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提升村民道德素养,推动基层治理的和谐与稳定。
以“法治”为“主心骨”,规范基层治理体系。“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是确保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手段。通过依法治理,可以保障村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乡村和谐稳定发展。基层一线应该依法依规决策,确保程序公开透明,定期对乡镇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其依法治理能力。通过广播、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向村民普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土地管理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多元调解机制,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在治理中既要注重法治的刚性约束,又要注重德治的柔性教化,实现德法互补,如此才能保证基层治理体系有序运转,才能实现乡村的长治久安。
以“智治”为“主引擎”,提高基层治理效率。“科技赋能治理,智慧引领未来。”现代科技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强大支持,智慧化手段能够推动治理模式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如通过三民工程等智治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要鼓励基层网格通过智治平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增强参与感。同时利用基层上报的数据信息通过AI软件分析研判,为乡镇决策提供参考。要积极开展智慧治理相关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信息化能力和数据思维,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村民参与村级事务讨论,推动民主决策,提升村民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基层智治。通过智治平台对治理过程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治理行为规范,提高治理效率,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 徐锡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