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善用“加减法”激发民营企业“新活力”

近年来,国家着力推动政府审批“做减法”、政务服务“做加法”,让经营主体更有活力、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惠企利企同样要善于答好“算术题”,以政策汇编“做减法”、助企服务“做加法”,持续增强企业满意感、获得感、动力感。

政策汇编“做减法”,松绑不松劲。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开足“最大马力”、输出“最大功率”的“催化剂”,政策汇编理应“大而全”“致广大”,但内容上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往往会让企业摸不清重点、拿不准关键。为了让企业一目了然、可感可及,就要将他们最关心的、与他们发展最相关的政策精准呈现、简洁凝练。要在内容选用上做删减。精准推出既能推动企业成长又能解决痛点堵点的务实政策,让政策汇编“小而美”“尽细微”。也要在语言表达上做精简。把政策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企业看得懂、愿意看的“大白话”,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

助企服务“做加法”,赋能不压。无论是激励政策,还是扶持政策,抑或是纾困政策,只有落地落实,才能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企业心坎里。要有力有效推动各项政策发挥作用、凸显成效,就要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以专业化思维和能力保障企业活力。要加强服务意识。树牢“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理念,砥砺“务实担当”的作风,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不足,积极向上反映并协调解决,让纾困解难“及时雨”准确落在企业“干涸田”。要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学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赋能政务工作。比如,深圳在全市范围部署应用DeepSeek,为企业提供政策匹配、解答疑问、诉求办理等线上应用,让政务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减法”与“加法”辩证关系的背后,既彰显出自我革新的魄力,也体现着自我挑战的勇气。归根结底是为了打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有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只要实现从“管理者”到“赋能者”“服务者”的身份转变,用服务温度点燃企业“发展引擎”,中国经济巨轮必将持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 邱模奇)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