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是经济社会第一资源。如何全方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时代课题。要将人才工作提升至更为显眼、突出的战略位置加以重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环境,为区域人才工作赋能增效。
以创新引才模式,广纳天下英才。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传统的引才方式往往局限于地域、学历等条件,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应积极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短期聘用等方式,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以兼职、顾问等形式参与本地建设,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借助互联网搭建线上引才平台,打破空间限制,将招聘信息精准推送给全球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才。建立人才推荐奖励机制,鼓励本地优秀人才发挥“桥梁”作用,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通过“以才引才”的方式,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良性循环,让五湖四海的人才纷至沓来。
以多元育才体系,夯实人才根基。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精心培育。一方面,要强化校企合作,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课程,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与实践机会,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提升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另一方面,针对在职人才,搭建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等,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行业发展变化。设立人才培育专项资金,鼓励各类人才自主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对取得突出学习成果的给予奖励,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方位助力人才茁壮成长。
以科学用才机制,释放人才效能。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人才引来了、培育好了,更要用得好。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岗适配机制,深入分析岗位需求与人才特长,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对应的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对于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人才,安排到科研创新岗位,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对于沟通协调能力出色的人才,安排到项目管理岗位,推动项目高效运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除了物质奖励,更要注重精神激励,对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给予表扬和荣誉称号,增强职业成就感与归属感。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予人才在创新探索中的试错空间,树立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人才观,让各类人才都能施展才华、脱颖而出。(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组织部 吴泓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