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破立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

 “破”与“立”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两面,既彼此对立,又辩证统一。回顾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在“立”与“破”中蹚出新路始终是发展的基本逻辑、基本动力和基本路径。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就必须厘清“破”和“立”的辩证关系,“先立后破”“边立边破”“以立促破”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先立后破”,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旦旧的破了,新的立得不够,经济就会面临难以承受的阵痛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是一味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尊重规律、稳扎稳打。要力戒急于求成的问题,坚决不搞“一刀切”、不踩“急刹车”,坚决落实“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审慎原则,树牢以培植“增量”逐渐化解“存量”的发展思路,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切实掌握好节奏、控制好风险,避免政策大开大合、经济大起大落。

聚焦“边立边破”,推动产业升级“齐头并进”。破与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只有“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只有彻底“破”,才能“立”更稳。一方面,要壮大新动能。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动力电池、光伏、钒钛稀土等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前瞻布局量子信息、6G、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另一方面,要转型旧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延链补链强链。

锚定“以立促破”,推动科技创新“竿头日进”。以“鼎新”带动“革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新法规出台了,老规矩、老做法就不能堂而皇之存在;新技术、新动能成熟了,自然就不必固守落后动能。要加大力气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卡脖子”攻关中来;发挥机制保障作用,强化“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导向,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实施好天府英才计划,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和科技领军人才。

“立”字当头,“破”在其中。 破立并举间,尽显“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智慧。应把握好“破”与“立”的时、度、效,坚持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化、平稳过渡,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好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各项改革任务,牢牢掌握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主动权。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