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提供了方向指引。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力,激活新质生产力潜能,成为新时代破题的关键。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高效协同,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以效率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具有显著正外部性。市场机制灵敏捕捉创新方向,政府则通过制度供给破除壁垒,二者形成“市场试水—政府护航”的良性互动。单靠市场易陷入“投入大、周期长”的失灵困境,而政府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搭建创新平台,既激发企业活力,又保障国家战略需求落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在于实现“放得活”与“管得住”的动态平衡。政府需严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在维护公平竞争、优化公共服务等领域主动作为,同时避免对微观经济的不当干预,为新质生产力释放腾挪空间。

制度创新,破解协同发展的深层梗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亟需刀刃向内的改革突破。当前,个别地方仍存在“旋转门”式审批、地方保护壁垒等问题,制约要素流动。中央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负面清单管理、清理政策壁垒等举措,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契约关系。政府的角色应从“主导者”转向“赋能者”,通过制度供给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而非替代市场决策。规范涉企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政府既需通过法治化手段遏制“赢者通吃”“数据霸权”等乱象,又要在智能驾驶、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探索“监管沙盒”机制,为创新留足试错空间。

协同发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正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系统。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本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寻求“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最优解。当政府精准施策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灵敏高效的“无形之手”紧密相握,必将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新征程上,唯有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才能将我国的体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澎湃动力。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