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大国基理 > 正文

【大国基理】聚焦“一老一小”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幻灯片-大国基理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基层作为联系服务“一老一小”的“最后一公里”,要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不断补短板、优服务、强功能,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护航“朝阳”成长,描绘“夕阳”美好。

守护好群众脸上的“喜笑颜”。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脸上的喜怒哀乐最真实,而与“一老一小”直接关联的养老、教育、医疗问题,则是农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把这些事情办好,群众才会真笑,党的基层组织才是真正发挥出功能作用。基层党员干部要切实感悟为民服务的朴实情怀,以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答好为民服务的答卷。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实施好“党建+民心”工程,聚焦老人和孩子在基层治理中的痛难点,在村(社区)一线组建一批“党员先锋岗”“党员中心户”,深入了解他们背地里的“撇嘴抱怨”,在“皱眉”事上持续用力,找准政策发力点,提高治理精准度,让“一老一小”脸上少露愁眉、多展笑颜。

树立好干事创业的“风向标”。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村(社区)工作者作为“一老一小”民生事项的代办人和服务员,工作的热心、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过程中,我们要统筹抓好基层干部“选育管用”,做好政治激励、待遇保障、心理关怀,打造一支能干事、肯吃苦、有担当的专业化村(社区)工作队伍。干部为群众服务,组织更要为干部担当,要持续为基层工作者减负松绑,推动广大干部“甩开膀子”扑到服务“一老一小”民生实事上来,为关键群体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基层工作“细碎难”,与老人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工作推动更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善用“银发智慧”,做好“传帮带”,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掌握基层治理的温情冷暖。

搭建好服务共建的“连心桥”。用好外力、整合资源才能激发内力、集聚合力,服务好“一老一小”需要各方各面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让更多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要着力提升基层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功能,积极对接各类志愿服务团体,多开展政策宣讲、健康体检、陪学陪伴等惠民活动,聚焦老少特殊群体“因人施策”,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要结合社会网格建设,搭建“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提高特殊群体服务的专业度、精准度。要重点关注基层治理中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注他们背后的家庭情况,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着力扩大就业增量,把青壮年留在本土,让家庭幸福团圆,从源头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为共建“夕阳”美好、“朝阳”蓬勃的新农村、新社区作出更大贡献。(作者:赵祥冉)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