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强镇建设,因地制宜抓实抓好“孝善文化+循环经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赋予乡村振兴系统化的产业支撑,打通共同富裕“村民——企业——政府”的内在链接,以点带片链动全域共富矩阵,初步形成了以循环经济推进乡村共富的“渌渚样本”。
闭环成链强化“内循环”
渌渚镇在产业转型的同时,积极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化,在充分利用固废处置产业链的基础上,依托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建成垃圾焚烧、餐厨处置、飞灰处置、炉渣处置四大项目,及时处理生产、生活等产生的固体废物,消除固废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产业园中的垃圾焚烧项目处理垃圾时,经过烟气净化机、炉内脱胶、半干化、干化等7道工序,使得垃圾经焚烧后可利用余热发电,并达到能源回收、残渣综合利用欧盟2010排放标准,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园区内的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建设了两条餐厨垃圾处理生产线和一条厨余垃圾处理生产线,处理规模300吨/天,年处理餐厨垃圾10.5万吨,两套750kW/h沼气发电机,年发电量700万千瓦时,年出产工业油脂4500吨以上,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立智慧化管控平台,采用系统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的方式,建成智慧化无人工厂,实现成本低、效益高、智慧管控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行业标杆企业。
同在园区内的飞灰综合利用项目较好实现了危废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标。该项目形成了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实现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和无害化。
延链补链助推“外循环”
渌渚镇始终注重拓展循环经济上下游产业链,突出以产业链延伸实现价值链提升,通过不断引进和发展上下游产业,进一步为循环经济产业链延链、强链、拓链,让经济真正循环起来,让循环真正变成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为循环经济产业建构良好的产业基础。
强化高效环保装备产业链。积极拓展餐厨垃圾循环利用、蒸汽电力高效接入等循环产业链,先后引进滨和新能源、灰龙环保、雅澜洗涤、杭州绿茵、黑水虻养殖等8家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企业,同时,围绕水处理装备产业链集中招商,重点引进膜过滤、装备制造、材料过滤等领域企业,累计在建项目11个,基本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链优势和规模化效应。
延长餐厨垃圾处理产业链。落实以富阳区昆虫农业科创园项目为核心的黑水虻养殖以及美洲大蠊养殖,以联动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延长渌渚镇餐厨垃圾处理的产业链条。目前,在建或投产的关联循环经济昆虫和动物类养殖类企业3家,实现了循环经济产业链高起点上的新突破。
拓展三产融合发展共赢链。推动“白峰岭驿站”、昆虫农业科创园、绿色生态循环生物工程等“农文旅”项目落地,实现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产业共生共进。
“双循环”联动促进共富
党建引领联建。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加速推动项目招引落地,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优势,积极开展村庄经营改革试点,通过优化整合村庄资源优势,成立多村联合村庄经营公司,打造“6+X”共富工坊体系,主营公共绿化维护、旅游解说、农副产品销售等。积极盘活村集体优质资源推动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六渚孝善研学基地、新岭农夫乐园、董湾黑水虻养殖、浦中美洲大蠊养殖、莲桥白峰岭休闲营地多个循环产业经济关联项目招引工作也正在高效有序推进。
联建带动联动。注重通过联建带动片区资源联动,为循环经济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基础单元,创新搭建“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共富架构,已初步形成电商直播+产业链动“杭富云播坊”,农旅融合+农创助力“熊之美乡旅坊”,增技赋能+联动增收“孝善姐”来料加工坊等特色产业工坊,在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加速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组织功能。
联动促进共富。放大联动发展对共同富裕的辐射带动功能,充分发掘匹配循环经济企业的上下游需求,为本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开辟全新路径。在“熊之美”未来农场项目招引中,党建联建、专门协商,安排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莲桥、董湾、杨袁和桃花岭四个村以集体资源分别入股、分红。
作者:楼树良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渌渚镇党委书记
【征稿】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现广泛征集评论文章以及关于基层治理典型经验的总结类文章,投稿邮箱为:gjzlw2023@126.com。优秀文章将发表在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的“治理网评”栏目、“国家治理研究院”栏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