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国家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楼宇成为了产业链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安徽合肥作为国家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以及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近年来大力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速推动产业升级。您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提升产业发展的成效吗?
汪连闯: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合肥金融中心,它位于合肥庐阳区西里河商圈内。庐阳区是安徽全省最大的金融总部聚集区,聚集了省级及以上的总部型金融机构超50家,占了安徽全省金融机构的近50%,整个商圈的辐射效应显著。合肥金融广场不仅是首批长三角示范商业楼宇,也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示范园区载体。随着安徽省出台金融产业相关规划,提到促进全省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合肥市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加快金融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给予我们大力的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之下,如何促进项目资产的高效高质运营,进一步促活资产,为区域的产业升级来带助力,是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发展的关键时刻,合作保利物业,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我们总结为三个盯住:
第一,盯住产业发展要素。近年来,合肥市政府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高度重视金融与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合肥金融广场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从项目规划到落地实施,每一步都凝聚着政府干部的智慧和汗水。保利物业深度参与到合肥金融广场的运营管理中来。为广场提供物业服务、资产管理和企业服务,助力金融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流的资产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盯着企业发展难题。合肥市政府始终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在合肥金融广场,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友善与关怀。政府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诸多发展难题,还通过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拓展业务。
第三,盯着国企改革目标。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合肥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我们与合肥市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国有企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在合肥金融广场的运营管理中,我们充分协同保利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和服务优势,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国企改革进程,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优做强做大。我们相信,在合肥市政府和保利的共同努力下,合肥金融广场将成为合肥乃至全国金融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主持人:据了解,保利物业自2022年起服务合肥金融广场,以国资服务为楼宇资产和企业赋能。您可以给我们具体分享一下合肥金融广场这个案例吗?如何通过资产盘活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呢?
汪连闯:第一,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一是精细化管理:保利物业可以凭借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合肥金融广场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楼宇设施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楼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楼宇的整体品质。二是智慧化服务:利用数字化技术,如智能安防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提升楼宇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通过线上服务平台,为租户提供便捷的报修、缴费、咨询等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租户满意度。三是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租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例如,为金融企业提供专业的礼宾、护卫等;为商业企业提供会务服务等专业化的增值服务。
第二,促进商业楼宇资产运营。一是资产管理:保利物业可以凭借其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对合肥金融广场的商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制定合理的租金策略,吸引优质租户入驻,提升楼宇的整体出租率和租金水平。二是营销推广:利用自身资源,为合肥金融广场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楼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租户和投资者关注。三是增值服务:为租户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法律咨询、税务筹划、政策解读等,帮助租户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租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第三,带动区位产业发展。一是产业集聚效应:通过提升合肥金融广场的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营能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机构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二是区域形象提升:合肥金融广场作为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其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营能力的提升,将直接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和品质。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进入该区域,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政策支持与合作: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同时,加强与周边商业体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繁荣的商业生态圈。
希望未来继续在保利物业的专业服务能力之下,进一步提升楼宇的标杆影响力,为楼内的企业客户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打造合肥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产业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