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首先请问杨教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各级政府部门、央国企、民企以及高校科研等组织机构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城市物业服务的跨界合作与逻辑转换?
杨宏山: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城市物业服务可分为非常规物业和常规物业。非常规物业比如承接国家重大任务,像北京举办冬奥会,保利物业承接冬奥会的相关场馆服务等。大后勤服务的跨界合作与价值共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各单位的跨界合作、协同治理。这时候政治力量的介入,就会形成一种权威引领的整合治理,调动多方主体力量完成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当今城市发展处于新阶段,物业原来面向社区服务,由居民付费,现在发展出新的项目,面向城市提供公共空间服务,由政府付费,以及面向国资国企服务,服务于高端服务业发展,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一个新的概念:新质服务业。企业提供的服务本身也要可持续发展,随着重大、急迫的时间压力来临,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到另一个轨道:规则引领的协同运作。各种组织都有自身的目标和功能定位,依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设置的标准和程序运作。规则带动的协同逻辑强调各类组织依规运作,出现争议则经由协商达成共识,基于共识进行协同。良好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使得协同行动更具可持续性。尤其是国资国企物业服务本身是面向生产型的服务业,在这过程中推动它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国资国企本身的服务从过去的“小而强”,逐渐发展成今天市场专业力量介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形成“物业+市场”机制,从小而全发展成为“大而强”、变成“大而优”,因为专业化物业公司具有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市场开拓优势,这些力量需要与国资国企新质服务业发展良好结合,过程中要利用切入机制,推动评级转换,从而使得行业行稳致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国资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