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中国经济从重速度转向重质量,从解决“有没有”问题转到解决“好不好”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这一方面要求重构经济体系特别是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重新进行经济布局,形成新发展格局。
要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一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二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三要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核算,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法规制度体系,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
四要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五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公共经济研究会会长 赵长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