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深刻领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摘 要:“发展是硬道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高度概括,“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发展。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硬道理”到“新时代的硬道理”,既与时俱进又守正创新,标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思路的新调整、发展境界的新追求。

关键词:发展观 高质量发展 硬道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依循发展演进的历史逻辑,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硬道理”到“新时代的硬道理”,中国共产党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阶梯式递进的动态演变规律,既与时俱进又守正创新,标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思路的新调整、发展境界的新追求。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发展是硬道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高度概括

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综合实力十分弱小,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党领导中国人民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大刀阔斧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但由于对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酿成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到1978年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亿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

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2年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重要论断,并多次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三来一补”到吸收消化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入人心、嵌入历史,成为解码中国奇迹的秘诀。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和矛盾的基础和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呢?它到底“硬”在何处?

发展是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拥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没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而要实现这一本质要求的途径只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法消除贫穷。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摆脱挨打、挨饿、挨骂的有效手段。中国在农业社会里一直领先世界,农耕文明发达。但从18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落后于西方世界,外国资本主义依仗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侵略、掠夺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尽管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救亡图存,但由于国家落后,力不如人。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发展,人民不但要挨饿,而且要挨打受欺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结束了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尽管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挨骂”的局面,但假以时日,通过不断的发展,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人民一定能够通过发展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发展是解决前进中一切艰难险阻的关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起来的老问题,也有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破解前进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唯有发展才能达到目标。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但离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大的距离,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在短期内仍然不小。中国前进道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矛盾也较为复杂,对内要尽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祖国统一,对外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归根到底,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应对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解决前进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发展是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围堵、遏制的利器。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企图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对中国进行“颜色革命”。软的一套不能达到目的后,他们纠集团团伙伙,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科技上,全方位地围堵中国、遏制中国,企图将中国控制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因此,中国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抓住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打破西方的围堵和遏制。

发展是保障世界和平的稳定之锚。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党敏锐洞察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和平的环境,要和平必须要有发展作保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有能力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才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是紧紧地抓住“发展是硬道理”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2023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国家稳定,社会安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满地提升。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发展是硬道理”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发展理念的正确性。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转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新时代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挑战、充满机遇、充满创新的时代,中国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GDP的增长,而是高质量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规律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发展;是对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面对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新变化,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面临着重大挑战,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和战略选择。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作为“发展是硬道理”内涵的延伸和升华,“硬”就“硬”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是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系统集成”,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优化相辅相成的发展,是与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相一致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对新时代的发展进行战略性谋划,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市场优势,充分扩大内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优化升级,同时又全方位、高质量、高标准地对外开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不断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自主可控。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

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个“硬”不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由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要素支撑、扎扎实实的行动践行。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系统集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意味着新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追求数量的增长,更需要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且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以质量为导向,追求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发展。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求摆脱单纯根据速度、规模和数量来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范畴,必然对质量、结构、全要素生产率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追求,深刻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中“质”与“量”辩证统一关系的道理学理哲理。

科技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资源的增加、要素的投入,而是以科技创新为内在驱动力,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通过大量的0—1乃至0—100这样的原始创新、从无到有的创新,以大量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性技术,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新赛道,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新突破,从而实现以较少的资源投入产生高质量的大发展。因此,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是包含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前沿科学技术。

人才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内涵式发展,与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外延式、“人海战术”的发展方式不同,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是绿色、低碳的精细化、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要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的高效协同和优化组合,或者说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高素质人才,重点在于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

传统生产要素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传统的土地、劳动、资本虽然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但这些资源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加工、处理和优化,再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性配置,已经焕然一新,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函数,产出的增长效果已经不再是算数级数的增长,而是几何级数、指数级数的增长,不仅大大节约了资源的数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诸如集约化的土地利用、高效的资本产出、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数字技术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众多环节,涵盖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需要解决的矛盾错综复杂,面临的难题千奇百怪,因此需要运用统筹协调的科学方法,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战略资源的投入进行系统集成,以科学的方法,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统筹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让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扎实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面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如何创造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找到有效的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高科技的结晶、创新的成果,是新时代实现内生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驱动新时代的高效能、高质量发展,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验证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的真理性。

协调均衡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要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均衡、全面的协调、和谐发展,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和谐一体化统筹,实现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改变单一发展偏好,打破路径依赖,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系统发展、全面发展、整体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生态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解决全球生态脆弱的必由之路,是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刻影响着发展模式、幸福指数和人们生活质量,是破解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观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将深刻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深度融入世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现发展内外联动的战略选择。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创新链面临着各种冲击,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唯有坚持改革开放,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来激发人们的创造潜力,以更开放的举措拥抱世界,取百家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更多地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共建共享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共建共享就是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用于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吕氏春秋》云:“治天下也,必先公。”马克思曾指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目的本身”,新时代经济发展不断做大的蛋糕通过共建共享,熨平分配不公、阶层收入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破除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既得利益阻力和阶层固化,实现人人享有。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的路径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采取先立后破的政策导向,实施的动力足、方法实、方向对、战略准、目标稳,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18ZDA012)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3日。

[2]《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责编:董惠敏/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