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摘 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当今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经济全球化治理困境,任何人无法独善其身,任何国家也不能置身事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构建全球治理新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全球化,无疑是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发展方向、推动世界生产力跃升发展、促进世界发展繁荣的科学方案。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 中国方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直面经济全球化治理困境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持续萎靡,世界经济增长长期低速徘徊,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持续不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全球化进程中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爆发,也警示着西方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格局中的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全球财富分配的高度不公,形成了显著的南北发展差距。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毫不反思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弊端,反而转移矛盾嫁祸于人;美国更是以此肆无忌惮地大搞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带头破坏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掀起逆全球化的“浊浪”,利用霸权人为阻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蓄意破坏全球分工协作体系和国际经贸体系。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是世界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产业链的断裂和价值链的中断风险更为遭遇逆风倒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增添负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乌克兰危机等加剧冲击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断链风险。美国占尽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好处,却反过来别有用心地人为割断全球产业链、阻断全球价值链以阻碍他国发展,严重干扰全球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加剧逆全球化的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破坏性作用影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复苏。

对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全球价值链体系绝非西方所宣扬的所谓基于世界各国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分工,而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高度分化为“三个世界”:以美国所代表的“第一世界”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最高端,美国因其尖端的科技实力、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军事力量等优势,霸道地掌控着世界经贸规则的顶层设计、国际金融体系的标准制定和全球货币体系的发行定价等环节,凭借着不平等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从发展中国家攫取最大份的价值增值;以西方发达国家集团所代表的“第二世界”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中上端,控制着具有高附加值的上游研发设计、下游品牌营销和高端设备制造等环节,同样从发展中国家获取着大量的价值增值;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第三世界”则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缺乏独立工业设计能力、工业生产核心技术和产品销售国际渠道,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且附加值低的原料开采、低端制造和加工组装等环节,所获得的价值增值最小。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取全球价值链底端微薄收益,是以牺牲本国的丰富资源、付出巨大环境成本和压榨大量廉价劳动力为代价所换取的。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不公正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使得“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转变为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1]

现在,这一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体系导致的恶果已然显现,尽管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贸易体系的优势地位,却步入产业空心化、过度金融化与经济泡沫化的困境,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金融泡沫严重、经济增速低迷,持续衰弱的增长动能继续考验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困囿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的误导,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无法自拔,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全球经济治理赤字使得世界市场呈现出严重的无政府状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霸凌增多,全球经济秩序陷入失序混乱状态。基于比较优势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愈加显现局限性和谬误性,不仅理论层面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遭受广泛质疑,实践层面也误导和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当今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面对经济全球化治理困境,任何人无法独善其身,任何国家也无法置身事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是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发展方向、推动世界生产力跃升发展、促进世界发展繁荣的中国方案。

锚定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跨越国界和区域、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发生的客观历史进程。“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深入发展,全球商品流通、贸易投资、市场规模、技术扩散、人员流动和交流联系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世界各国生产要素得到高效配置,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世界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和提升,世界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也存在诸多缺陷与弊端,全球财富分配高度不公,南北发展差距持续加大,各国贫富分化日趋严重,西方发达国家坐享全球化的主要果实,广大发展中国家却沦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和风险的承受者。全球治理体系治理失灵迫切需要变革,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亟待调整,经济全球化的方向急需重新锚定。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一时的波折和短暂的起伏并不会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尽管当前“逆全球化”浊浪和“去全球化”杂音不时泛起,然而这并不代表经济全球化的终结。这只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缓缓落幕,引领经济全球化重新出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调整既带来挑战更是机遇,中国不仅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主动以自身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动力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同时还肩负大国担当、承担大国使命、彰显大国责任,把握全球治理变革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持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

无论是稳定全球价值链体系,还是形成新的贸易组织和贸易关系,都离不开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中国共产党具备世界一流的制度创设与制度创新能力,也具备世界一流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中国共产党胸怀造福世界的实践使命,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与世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积极抵抗逆全球化“浊浪”,坚定捍卫经济全球化的立场,贡献引领新型全球化的中国力量,积极推动世界共同开放,“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4]。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亟待解决的全球性挑战,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5]同时还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使得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在发展自己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稳步推进全球化范围的扩大化、经济联系的密切化和世界历史的整体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我国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更能成为坚定全球化正确发展方向、担当构筑美好世界重任的“中流砥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市场发展规律,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锚定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引领人类进步潮流构筑美好世界,为推进新型全球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6]。中国共产党坚定顺应世界市场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同时坚持与各国政党共同努力,正视并处理国际经济秩序当中的包容性不足问题,帮助解决世界市场环境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间无谓摇摆的难题。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各国呈现高度分工协作、广泛经贸往来和深度利益交融的客观态势,互利共赢包容平等的发展浪潮织就经济全球化的鲜明底色,“逆全球化”的些许“浊浪”难以阻挡经济全球化的浩荡大潮,尽管当前全球化看似面临种种困境,但从更为深层的视角来看,全球价值链与供应链已愈发将各个国家联结成为一个经济统一体。长期来看,经济全球化作为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的经济规律依然闪耀着真理性的光辉。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生产力再上台阶

支撑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基础在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发展。既往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球生产力增长动力主要源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驱动,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生产要素和产品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更是势不可挡地击破民族国家和地域的界限束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上人类活动的众多角落。

然而,资本的过度扩张终究给世界发展带来了恶果。一方面,自由流动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最大限度地攫取世界范围内劳动剩余价值,大大加剧了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高度脱离实体生产,依靠工业科技霸权和金融美元霸权大肆掠夺他国财富与剥削世界劳动人民,收割全球的剩余价值与劳动成果。最后造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展果实,而对应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被剥削的对象。

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所产生的恶果与危机无能为力,故意操纵逆全球化思潮,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恶果与代价转移给他国与世界,企图让他国与世界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错误与代价再度埋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乘机利用逆全球化的混乱局面为掩饰,企图以逆全球化为契机,排斥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并打造发达国家集团的内部自由贸易联盟,以逆全球化之名重塑新资本主义全球化之实。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大肆提取经济剩余和吸引优秀人才流入,从而以更低成本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劳动力人口规模[7]。然而这只会加剧发达国家内部高质量劳动再生产的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也因此难以完成人力资本积累,产业基础和经济结构也无法向更高水平转型升级,最终将从整体上影响全球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导致全球价值创造能力的下降。

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布局不均衡矛盾突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资本高度发达,实体生产却相对过剩;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非洲大陆甚至长久徘徊于工业化门槛之外。随着世界市场范围和规模快速扩展所带来的发展红利消退,以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的空间日渐缩小,转向内涵型扩大再生产、提高发展质量是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方向。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形成内涵型增长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即传统工业化发展路径和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迫切需要实现经济结构的工业化转型,一旦开启工业化的大门,将会释放出生产力发展的更大上升空间。对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推动生产力跃迁的动力源泉,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向高级转变、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面对当前世界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与总体布局的矛盾,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两种资源、实行内外发展的双向循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既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总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从整体上改善全球生产力发展缓慢和布局失衡的状况;又通过深化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以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正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和重塑全球创新版图,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再上台阶。

让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为世界人民共享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是由全球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与共同分享的。“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8]

当前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陷入困境,难以有效应对世界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性风险挑战,经济全球化面临重重阻碍举步难行。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所产生的治理赤字和发展赤字持续累积,旧全球治理秩序撕裂程度和瓦解进程加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步伐加快,世界迫切呼唤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完善,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携手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世界贡献新型全球治理理念。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失效、全球治理赤字严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全球治理理念的滞后,全球治理变革急需新的思维方式和治理理念,摒弃霸权性治理理念、对立性治理思维和排他性治理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开放包容发展的世界市场新理念、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全球竞争新理念以及推动全球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新理念等,可以有效破解资本主义全球化难题、破除不公正不合理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

引领构建全球治理新体系。当前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不公正不合理性凸显,暗藏着霸权主义色彩、对立主义思维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没有动态反映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于发展议题的呼声和诉求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全球治理体系的代表性和包容性不够。中国共产党倡导缩小并消除发展鸿沟,实现全球发展红利分配的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呼吁世界各国政党与政治组织,携手应对国际市场“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的挑战,客观承认与严肃对待世界市场存在的发展鸿沟与低端锁定等现实问题,更多倾听与关注世界后发国家和各国贫困人民的诉求,进而平衡世界南北格局,提高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与广大劳动者在参与全球化红利分配时的话语权和份额,推动构筑更加公正对等、和平稳定与共治共享的国际政治经济新体系。

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让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为世界人民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多来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做大全球经济蛋糕,做实全球成果共享,做牢全球平衡普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打破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动力、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的互利纽带与繁荣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通过互利共赢充分释放各国蕴含的发展潜力,谋求推动各国经济大融合、世界发展大联动、全球发展成果大共享。中国正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重塑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引领经济全球化再出发,为新型全球化注入强大正能量,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新型全球化扬帆起航,让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为世界人民共享。

本文作者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43页。

[2]周文、冯文韬:《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基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动态》,2021年第4期。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72页。

[4]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第1版。

[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6]周文、李超:《中国共产党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宏大视野、使命担当和核心理念》,《学术研究》,2022年第2期。

[7]翟东升:《货币、权力与人: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李 懿/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