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以未来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转型

摘 要:未来社区建设对于社区精细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社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注重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实现社区治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率。当前,未来社区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以数字化应用打造一站式服务综合体,围绕“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优化社区服务,在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转型过程中取得了有效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为进一步发挥未来社区建设的效能,要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协同,满足居民民生需求,加强数字技术集成应用,进一步促进服务内容和场景空间相互融合,通过投建管运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实现资金平衡。

关键词:未来社区 精细化治理 多元主体 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城市居民凝聚力和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场所。未来社区更是一个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智慧先进的生活空间,是让城市发展更现代、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承载平台。2019年,浙江省率先按下未来社区建设的启动键,颁布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未来社区定义为“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1]。2023年1月,浙江省进一步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建设标准、文化特色、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未来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意见。与传统社区相比,未来社区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围绕社区全生活链集成现代化社区服务,聚焦居民全生命周期需求,将社区服务问题上升为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个主体及多种业态的综合运营问题。新时代,未来社区建设前瞻性引入技术、生态、社会、生活,运用系统性观念超前解决社区面临的问题。[2]

未来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和成效

党建统领网格智治

在建设未来社区的过程中,党建统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健全完善“引领有力、覆盖全面”的党建统领体系,未来社区需要从组织体系、资源整合、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形成“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紧密结合,确保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抓实社区党建更好地引领社区发展方向,凝聚社区力量,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二是整合各类资源,做实做细组团联社、两委联格、党员联户“三联”工程。在组团联社方面,通过“街道班子+联系干部+组团部门+党建指导员+小区支部书记”的联社模式,凝聚起基层治理工作的驱动合力。在两委联格方面,实行一网格一支部,依托社区网格划分配备网格“一长三员”(网格长、协管员、监督员、联络员),并建立微信群、钉钉群。在党员联户方面,实行一党员一联户,党员依托社区治理平台线上联幢、联事、联户、联人,做到联社不漏户不漏人。最后,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制定党建任务清单、考核评价机制等,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和能力,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数字化应用打造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通过社区治理管理端和服务端线上线下协同,以数字化运营保障“三化九场景”落地惠民。

在管理端,首先,许多社区已经开始利用数字化应用,收集包括物业、安防、设施使用等各类主体的数据,整合到同一平台上便于统一管理和调度。依托智慧平台构建管家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服务模式,[3]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理解社区的运行状态,预测未来的需求和问题,实现服务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定出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其次,物联网技术和摄像头监控系统在未来社区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助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社区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社区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最后,未来社区利用AI技术显著增强社区的安全管理能力。通过对异常行为的检测、入侵警报系统以及对社区内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预警,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处理时间,保障社区的安全和稳定。

在服务端,首先,许多社区建立起了在线服务平台,集成居民议事厅、养老中心、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体验。居民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平台进行报修、购物、预约、社区活动报名等,大大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其次,未来社区中数字化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居民可以在平台上交流、分享、组织活动等,增强社区内部的互动和合作,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围绕“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优化社区服务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服务人群,创新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一站式集成服务功能。

首先,在老年服务方面,紧盯养老健康领域刚性需求,构建“幸福康养”的未来健康场景。一是开展智能家居与健康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智能血压计、智能手环等智能家居设备,方便实时监测健康状况。打造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进医保到家,开启智慧医疗新体验,通过数据分析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二是开展老年人社区活动与社交互动,组织健身、书法、舞蹈等适合老年人的社区活动,增强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同时,通过微信群、社区论坛等线上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次,在青少年服务方面,服务社区全龄段教育需求,构建“终身学习”的未来教育场景。一是提供教育与成长关怀服务。统筹社会资源,提供早教课程、课后辅导、兴趣班等儿童教育服务,打造复合型幸福学堂,满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求,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新模式。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成长指导。二是确保儿童在社区内的安全,如设置儿童游乐区、安装监控设备等。此外,组织各类儿童娱乐活动,如亲子活动、夏令营等,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未来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表面化、单一化

未来社区改造过程中存在过于追求未来社区的表面建设而容易忽视居民真正诉求的问题。首先,一些社区为满足国家标准,社区更新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工作浮于表面,单纯地改造物质环境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考虑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部分公共服务设施陈旧、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种表面化的服务供给不仅浪费资源,也影响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其次,未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单一化与居民诉求多元化存在矛盾。一些社区提供的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千篇一律,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但随着社会的原子化发展,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社区居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有差异。单一化的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服务与需求之间不匹配。最后,未来社区建设中缺乏有效沟通。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然而,一些社区在提供服务时,缺乏与居民的有效沟通,社区不了解居民需要哪些服务,居民不清楚社区能够提供哪些服务,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降低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信任度。

未来社区数字建设与实际场景运用存在脱嵌化

在数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未来社区的数字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在实际的社区建设中,数字建设与实际场景的运用往往存在脱嵌化的问题。一是在社区治理方面,未来社区数字建设存在技术与实际应用脱嵌。一些社区在推进数字建设时,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实际应用的需求。虽然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系统,但由于缺少使用指南和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无法有效地使用这些系统,建了不会用,出现技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二是数字服务与居民实际需求脱嵌。一方面,一些社区的线上服务平台功能复杂、操作繁琐,难以满足居民快速、便捷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部分社区未考虑到不同群体在信息技术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上的差异性。受技术、文化与自身因素影响,部分群体,尤其是老年群体在数字支付、小程序使用、线上平台操作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有效参与到未来社区的活动和建设过程中,由此易使老年群体幸福感降低。[4]

未来社区服务和场景建设存在碎片化

在构建未来社区的过程中,服务和场景建设是核心内容。然而,当前的服务和场景建设存在碎片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服务内容碎片化。当前,许多社区提供的服务内容较为分散,分布在社区生活的不同方面,缺乏统一和整合的规划,服务内容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难以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不仅增加了居民获取服务的难度,也降低了服务的整体效果。二是场景建设碎片化。在社区场景建设中,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存在碎片化问题。部分社区内的各类设施和空间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物理空间缺乏融合及共享,存在空间利用不充分、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不仅浪费资源,也影响社区的整体美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管理和运营碎片化。社区管理机构、物业管理、业主等主体之间的权责不明确、协作不顺畅。同时,社区内外部资源联动不足,出现服务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服务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社区的正常运行,也制约了社区的持续发展。

建设投入和盈利来源存在失衡化

一是未来社区建设与传统社区建设相比,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支撑九大场景的实现,未来社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这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包括智能化改造、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投入。这些高昂的建设成本给政府和相关机构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需要通过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约束性指标来平衡资金需求,同时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二是目前未来社区建设主要依托财政拨款,资金具有不可持续性和明确目的性,用途并非完全与居民需求契合。从社区收入来源看,高度依赖物业费收入来平衡运营成本,服务性盈利来源有限,维护营造成果的支出不足,缺少可盈利项目,难以吸引市场机构参与。

以未来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转型的实现路径

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协同,满足居民民生需求

未来社区建设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强居民需求调查,构建多元治理格局,以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协同,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民生需求。首先,加强居民需求调查是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协同的基础。未来社区建设应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偏好,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入户访谈等方式定期收集居民民意,引导居民参与未来社区共建共享。社区应关注居民的需求变化,以识别、匹配不同类型的居民和家庭的需求,利用社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多角度、多形态采集社区居民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开展居民需求调查,可以发现社区的短板和不足,针对需求评估社区营造活动成效和制定改进提升方案,引导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其次,构建多元治理格局是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协同的关键。未来社区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运营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政府应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营企业应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提升社区空间治理和运营能力,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多元治理格局的构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运营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提升。

加强数字技术集成应用

在建设未来社区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可以为社区治理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手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首先,加强技术与实际应用的匹配。未来社区应注重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避免技术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在数字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区治理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同时,应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数字技术应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塑造数据思维能力和数据素养,确保数字技术的有效利用。其次,促进数字服务与居民实际需求的匹配。在建设未来社区的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的数字服务。通过开展居民需求调查、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居民在使用数字化技术参与社区治理方面的痛点和难点,针对性地提供数字服务。同时,应注重数字服务的用户体验,坚持“数字赋能+人文关怀”融合,加大适老化及无障碍智能终端供给,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进一步促进服务内容和场景空间相互融合

未来社区建设要注重服务内容和场景空间的相互融合,形成整个社区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将空间、资金、服务等统筹规划,切实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先,加强服务内容整合。未来社区应将各类服务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等方式,提高服务的整体效果和居民的满意度。同时,应注重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其次,加强场景建设协调,科学规划布局社区公共空间。未来社区应注重场景之间的协调和衔接,科学布局具有“邻避效应”的服务设施,合理衔接公共区域和私域空间,形成统一、连贯的社区空间。在场景建设中,应加强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的统筹协调,加强各场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确保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置完善、景观设计美观。同时,应注重居民的参与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场景建设方案。最后,加强管理和运营协同。未来社区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明确各主体的权责分工和协作机制。通过制定规范、建立标准等方式,提高管理和运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应加强监管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社区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各项管理和运营工作符合要求和标准。

通过投建管运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实现资金平衡

资金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在资金平衡、来源充足、运营合理的情况下,未来社区建设才能更好落实。首先,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未来社区应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集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于一体的管理体制。通过统一管理、明确权责分工,避免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责任推诿,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资金平衡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未来社区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包括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引入、居民共建等。合理配置政府与市场资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降低资金风险、实现资金平衡,推动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未来社区应根据社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选择合适的运营方式。通过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运营管理,或者由社区自行组建运营团队,从而确保运营管理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社区服务的品质和效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疫情时代社区治理精细化转型与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BSH136)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斯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浙江省人民政府网,2019年3月20日。

[2]田毅鹏:《“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2期,第8-15页。

[3]邹静、沈费伟、汤蓬涛等:《城市未来社区的场景建设、居民融入与数字治理》,《电子政务》,2023年第7期,第87-99页。

[4]陆杰华、韦晓丹:《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人口研究》,2021年第3期,第17-30页。

责编:程静静/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