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美华章贡献政协力量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的号召。2024年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系统阐述了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强调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登高望远,人民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美华章中彰显政协之为,贡献政协之力。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历史演进视角看人民政协制度的独创性。75年前,在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之际,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口号”,发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由此拉开了协商建国的序幕。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这也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这一制度伴随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创立探索、巩固发展、不断成熟定型,深深植根于中国基本国情,蕴含着深邃的政治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上的独创性贡献。

从理论创新视角看人民政协制度的独到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准确把握政党属性、政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形态,制定和实行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和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创立了人民政协制度,形成了人民政协理论,指导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推进人民政协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就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协篇,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文化传承视角看人民政协制度的独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人民政协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秉承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平等协商、有序协商、真诚协商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协商文化,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实践中铸就了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并以协商合作的制度理念、包容多样的制度形式、建言资政的制度效能,有效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显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在我国是有根、有源、有生命力的独特政治制度。

从国家治理视角看人民政协制度的独有性。历史和现实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从制度设计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众多的具体制度组成,共同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从制度关联来看,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组织形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互补充,与其它政治制度相互配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度功能来看,从协商建国到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从民主建政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制度形式,人民政协经历代行人大职权到本位回归,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地位与制度定位更加清晰。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经过75年的实践探索,人民政协作为最早制度化、最为成熟的协商民主形式,从因时而制到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党的领导、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有机统一,通过有序政治参与、运用协商来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向心力,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人民政协要胸怀国之大者、肩负时代使命,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人民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要时刻牢记政治性是政协组织的第一属性,把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判断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凡事从政治上作考量,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准政治方向、明辨行为是非,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解决看清楚的问题。提高政治领悟力,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做好深化、内化、转化的工作,把党中央的精神从政治上领会好、领会透,领会精神实质,掌握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想明白的问题。提高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担当,经常同党中央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把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决策、部署任务、推进工作中去,解决干到位的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政协工作,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切实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必须彰显统战组织这一政治功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必须一起来想、一起来干。75年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统战性既与生俱来又与时俱进,始终传承和流淌着统一战线的血液和基因。统战属性是人民政协最基本的属性,统战职能是人民政协最基本的职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人民政协一切工作都要向此聚焦,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巩固和发展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用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和生动实践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凝心聚力、促进团结的工作,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切实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参加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形成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强大合力。做深做实团结联谊,加强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络,加强与党外委员、少数民族界委员、宗教界委员、对外友好界委员、港澳委员和特别邀请人士的联系,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谊,以最大的包容增进共识,以最大的诚意促进团结,积极推动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得到有效整合,有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综合用好统战方法,落实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的制度机制,常态开展结对交友、走访交流、谈心谈话活动,平时多走动、勤沟通,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工作,多做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工作,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必须推进协商民主这一战略任务。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谋良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要求人民政协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人民政协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紧扣协商主业,进一步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各类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将民意的汇集、意见的表达、分歧的化解、共识的增进纳入到制度渠道之中,不断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厚植协商文化,进一步营造平等、包容、理性的协商氛围,鼓励和支持讲真话、建诤言,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遵循规则、有序协商而不各说各话,体谅包容、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在充分发扬民主中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文化和政治基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提升协商质效,进一步完善协商议题提出、协商活动组织、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运用党委点题、政府出题、政协选题、广泛征题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坚持培训于调研之前、调研于协商之前、论证于建言之前,做到协商形式和协商内容相匹配、协商程序和协商效率相统一,实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参与上的广泛性,更好推动专门协商机构以协成事、以商求同、以专提质,不断提高协商建言含金量。

必须秉持履职为民这一价值导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要求人民政协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这既阐明了人民政协与生俱来的人民性,也指明了人民政协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心中有民,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履职导向,秉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守好为民初心。坚持协商于民,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下沉工作重心,强化上下联动,广泛发动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进一步叫响一线协商品牌,做实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不断丰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路径,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坚持履职为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导政协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协商议政,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民主监督,做到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心贴心关心群众疾苦,实打实多办实事,把履职足迹印在神州大地上、把委员作业写入街巷阡陌里,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历史与人民的正确选择,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重大成果。在这场接力跑中,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在人民政协制度上充满自信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种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不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75年的光辉历程表明,人民政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坚持这个基本政治制度问题上,要充满自信、保持定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坚定制度自信,使人民政协始终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让这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底蕴的好制度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在坚持双向发力中汇聚奋进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目标越伟大、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汇众识,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贯穿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更好发展政治参与、凝聚政治智慧、增进政治共识,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参加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聚众智,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常建睿智之言、勤献务实之策、多谋创新之举,通过整合智力资源和统筹发挥委员专长,以集合效应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智力支持,彰显人民政协知识密集、智慧密集、专业密集的独特优势。合众力,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更好联系服务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联合起来,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在把握三对关系中提升履职之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人民政协履行的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的是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的作用,需要在履职实践中把握三对关系。把握搭台与唱戏的关系,通过政协搭台、委员唱戏、多方参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做到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尊重差异而不扩大分歧、包容多样而不弱化主导,更好凝聚智慧、增进共识。把握协商与监督的关系,坚持协商式监督的定位,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深入开展专项监督、界别监督、联动监督等活动,真正实现在协商中监督、在监督中协商。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发展人民政协事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和日日做功的毅力,推动政协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在强化四项建设中夯实担当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要求,为各级政协组织扎实做好强基固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强化政协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和体现在政协会议、活动、履职的全过程和自身建设的各方面。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以解决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为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进一步整合党派和政协的组织力量,发挥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作用和界别的纽带作用,并有机统一于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之中。强化委员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充分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强化政协机关建设,把握政治机关定位,紧扣建设模范机关目标,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引导政协干部把实干、责任、担当书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湖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