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我要当老师》:一部有“盐”值的电影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学校和老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知重负重,以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田中深耕细作,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教师。

3月18日,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轻喜剧故事片《我要当老师》在天津首映,400多位优秀思政课教师在影片中集体出镜。这部影片,既是对座谈会五周年的献礼,也是广大教师躬身践履,亲身演绎的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政课。它不仅教我们怎么做思政老师,也指引着每一个师范生怎么成为一个好老师,更引导着每一个青年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影片中有三句台词,正可以帮我们探寻这三层意义。

01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主人公孙恒是一位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兼职学生的辅导员。他自以为能管好学生的“脑子”,但课堂上,大家睡觉、刷手机,就是不听课。面对学生评分靠后的现实和冯院长的提醒,他也陷入了困惑。在寻求前辈帮助的时候,吴老师给他传授了个秘诀:“上课念课本,下课就走人。考前重点划,一科都不挂。”告诉他这样做,学生评价肯定上去。对学生的事,不用较真,就像鸡腿一样,熟了就行,你管他入味不入味。这些话,对别人也许管用,但孙恒,没接受。从一个学生跳河开始,他不再把学生课外的事当做无关紧要的事,他开始介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清楚他们的性格。他背熟了点名册,甚至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走近学生,创新讲课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讲授思政课,用身体力行的支教,带学生明确人生价值。人心,永远是相互的。学生也感应着老师的真诚和用心,亲近老师、喜爱老师,那些课本上的道理,像盐一样,融入到孙恒与学生交往的日常中,融入到课堂上的悉心讲述中。做一件事,“做了”和“做好”天差地别,做亲近学生,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才能做到春风化雨,启智润心。

02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槽子糕”是孙恒的小学班主任高怀德。像一切故事的开端一样,初相识,孙恒对这位老师很不买账,恶作剧、砸玻璃、扔炮仗……但是校方要开除孙恒时,高老师极力维护,说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孙恒丢下一句“高老师假惺惺的”,就跑了,结果,撞伤了腿。两人啼笑皆非的病房经历化解了过往的矛盾,高老师用他淳朴、执拗、真挚的师者作风感染了孙恒,孙恒也在反驳继承老爸殡葬事业的说法时,喊出了“我要当老师”的愿望。他如愿了,成为大学的思政课老师。并且在带学生支教时,意外地看到了光荣榜上高老师的照片。师生的信念就在此刻传承,一代接着一代。从高老师到孙恒,从孙恒到孙恒的学生。一个人一生中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幸运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一定遇到过像“槽子糕”一样的老师,将来,也要成长为别人心目中的“槽子糕”。就像学生们顶岗支教时,有很多县里、乡村的学生,他们基础很差,不会为将来做打算,更不爱听课。但一段相处过后,他们也会因为老师批改作文时附画的一只“鼓励兔”而激动,也会因为犯错时老师没有处罚而是询问原因而感动,也会因为看到老师精心地备课而开始记笔记,也能实现从平行班倒数到冲入第一第二的“奇迹”……心怀热忱,因材施教,才能践履好教师的使命。

03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而是给别人带去了什么”

孙恒在线上考核时,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不在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而是给别人带去了什么,他要做的,就是帮孩子们找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孙恒的学生李晓珍,本是一个网贷受骗,准备退学的学生,因为知道她直播的经验,给了她直播助农的机会,她帮助了别人,却比被帮助的农民还高兴。孙恒的班长,原来只想着让老师照顾照顾,保个研,却在支教的过程中,找到了被需要的人生体验。何睿,那个用跳河把自己和孙恒绑在一起的学生,受制于家庭的意愿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和不喜欢的生活。孙恒送给他的考研资料,又燃起了他对航空航天工程的热爱。做一个老师是幸福的,一个契机,就改写了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给别人带去了什么”是人生幸福感的源泉。

这是第一部以思政课教师为题材的影片,也是让众多思政课教师透过影片,看到自己,找到方向的影片。它不虚美,不隐恶,把师生相处过程中的难题坦率而又幽默地呈现了出来,在引起强烈共鸣的同时,实现了思想的引领和情感的升华。“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这部影片做到了,用主人公的故事,串联起三代师生的故事,用一个一个小故事,承载起思政育人的大能量。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袁晓静)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