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思政课青年说】思政课教师要练就过硬本领

思政课青年说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教师之于思政课的关键作用,不仅为学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教师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要善于运用讲好思政课的“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真正让思政课有理有例、有棱有角、有感有形、有滋有味、有情有义。

讲好思政课要善用“道术”,做到有理有例。讲好思政课的“道术”就在于要充分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并善于运用规律启智润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研习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着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实际教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以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深入洞察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典型事例之“效”讲清启智润心之“道”。如在讲授百年党史时,可有效结合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党史人物、党史故事作为课程内容的切入点,以抛砖引玉式的互动性教学为基调,讲清栉风沐雨的辉煌党史和内嵌其中的伟大建党精神。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善用日益丰富的教学资源消解自身的认识囹圄,能用开拓创新的教学理念感悟日新月异的理论流变,敢用优质完备的教学平台完善课堂环节的有机设置,巧用有理有例的教学素材丰富思政课程的授课内容,勤用与时俱进的宏伟眼光看待学生需求的发展变化,从而以思政之“道”展现独特魅力,以育人之“理”浸入学生内心。

讲好思政课要善用“学术”,做到有棱有角。讲好思政课的“学术”就在于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学识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即拥有渊博的学术深度和开阔的学术广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透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跟进学习和践行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在学术交流中坚毅站稳自身的学术立场,在学术的碰撞中敢于展现自我独到的学术见解,培塑自身讲好思政课的能力,以此强化自身修炼和驾驭“学术”的规范效度和理论厚度。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身的学术广度。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的授课教师,而衡量一名思政课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就在于科研水平的高低。思政课教师除了需要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还需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历史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深入分析国内外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等时事热点。由此将自身所感所悟与朋辈群体充分探讨研究,并在学术争鸣中善于发言、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不断拓辟自身学术研究的广度,从而更好地引入思政课教学。

讲好思政课要善用“技术”,做到有感有形。讲好思政课的“技术”就在于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和繁多的技术工具,教师能否驾驭好这一“新鲜技术”成为了新时代讲好思政课的关键。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打破陈旧教学模式的禁锢,开辟网络教学、技术教学等新的空间范围。借助数字技术的工具价值,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预测和精准追踪能力,运用更具智能化的先进手段服务思政课教学,让思政课在技术赋能中更具直观性和鲜活性。此外,思政课教师驾驭好有感有形的“技术”离不开对媒体平台的“解码”,要拓宽思政课的传播途径,依托媒体平台实现思政内容的数字化转换。如利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平台以思政文摘、动画短片、指尖微课等形式对思政元素进行个性化和碎片化的传播与普及。要化有形的平台为无形的价值,善用学习强国、雨课堂、腾讯会议等教学媒介搭建起的信息交互场域,增加课堂互动的有效力和情感抒发的共鸣力,从而乘“便利媒介”之东风、展“技术赋能”之优势,帮助自己“数字洪流”中讲好思政课。

讲好思政课要善用“艺术”,做到有滋有味。讲好思政课的“艺术”就在于思政课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教学技巧,进行具有独创性、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修炼和驾驭好教学的“艺术”不仅能够充分展现思政课程的独特风格和恢弘气派,而且能够化解理论知识的艰涩难懂。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创新教学语言的“打开方式”,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讲清楚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讲明白授课内容的关键所在,用饱满热情的语气讲透彻动人心弦的精神意蕴。同时也要注意把控语言艺术的“度”,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精确表述和准确分析相关内容,避免陷入迷失方向的说教泥沼和“泛娱乐化”的误区,从而打造自身有滋有味的艺术特色和授课风格,提升讲好思政课的专业水准。此外,别具一格的情景创设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一环。思政课教师需要将书本内容与临场教学相契合,创造思想交锋的沟通语境和寓教于乐的实践场境,运用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景深化思政课的艺术特性,强化思政铸魂、艺术育人的教育理念,讲好有滋有味的思政课。

讲好思政课要善用“仁术”,做到有情有义。讲好思政课的“仁术”就在于思政课教师胸怀仁爱之心,表现为对自身“仁心”的修炼研习和对学生的殷切关怀。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修身正心,通过直抵心灵的透彻学习、淬炼提升,感悟“仁者爱人”的思想伟力,促使自身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择善而从、引人向善的内生力量。同时,还要在心灵启迪和学思践悟中,把稳思想之舵、扬起“仁爱”之帆、划好“师者”之桨,为讲好“有情有义”的思政课筑牢根基。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和成长,以仁爱之心架起“灵魂碰撞”的情义桥梁,以爱培育爱、以灵魂感染灵魂,通过真情真心滋润学生心田,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无私无我的大爱是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不竭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到有情有义,在思想共融、心灵碰撞、情感共鸣中营造“舐犊情深”的融洽氛围;在持续关注、满怀关爱、用心浇筑中实现彼此感应的双向互动;在坚守初心、锻造仁心、永葆信心中照亮奋勇向前的追光方向,从而推动思政课教师在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中讲好思政课,真正实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作者: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段佳锐)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