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玉林市商务局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全力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扩开放,做大做强内贸这个“国内循环”,创新提升外贸这个“国际循环”,加快建设双循环自由便利地,奋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和商务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商务力量。
千方百计激活居民消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玉林市坚决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消费提振年”,坚定信心“拼消费、畅流通”,持续创造新场景,千方百计让消费热起来、活起来。一是实施市场活力提升行动。全面促进消费恢复提振,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升级,开展全年促消费系列主题活动。持续打造“端午嘉年华年中惠民欢乐购”“岭南都会”消费购物节、“双百”大促销、大型车展等促销品牌。二是实施消费新场景拓展行动。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打造一批体现城市魅力的地标景观,玉林骑楼步行街、容县容州古城分别获选为2022年度自治区级步行街和夜间消费集聚区,创新培育了陆川温泉之夜、容县都桥山夜间大集市、容州古城码头潮集街区等多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特色街区。三是实施新型消费提速行动。发挥玉林市优质特色产品优势,刺激新电商、新零售消费,培育一批爆点热点产品,带动云端消费。支持陶瓷、铁锅、牛仔裤、香料等农产品与直播平台融合发展,借助直播电商推广玉林产品,推动优势品牌提质升级,北流百香果、柠檬、番石榴和陆川铁锅、陆川猪、博白桂圆等成为线上销售超千万元的网红品牌,玉林市辖5个县(市)入列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现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电商产业园区、电商示范基地、直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培育北流桂龙翔电商产业园、玉林数字经济城、广西北流寻味君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电商基地或电商重点企业。四是实施城市消费扩容行动。推进智慧商圈示范建设,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来推动,选取了金桂丽湾、东荣、东秀、五里桥等10个社区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培育试点”,服务居民超9.3万人,覆盖超2936个商业网点,初步打造了优质便捷、服务齐备、管理有序的便民生活圈。五是实施县域商业提升行动。推动北流、博白县、容县、玉州区成为广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一批市场改造及县域商业项目获自治区重点扶持,北流市入选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六是实施商贸流通强基行动。建设高水平商品市场体系,建成各类市场272个,有14个超亿元专业市场,银丰中药材市场、福达香料市场、宏进农批市场年交易额均超百亿。近年来,玉林市消费市场持续复苏提振,2020至2022年玉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区第2名,2022年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获选为广西区域消费中心城市,2023年获选为全国首批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玉林坚决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目前正全面对接融入全国全区开放战略,向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玉林、湛江、茂名经济协同发展;向西嵌入平陆运河经济带,推进南宁、玉林、贵港产业合作区建设;向南融入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RCEP开放开发,加快推进向海图强;向北接受江浙沪、京津冀等地区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学研订单式合作。一是实施开放平台提升行动,推动玉林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设,加快完善玉林出海口,全力推动玉林海港东岸码头泊位及海关监管场所建设,打通玉林出海口,计划明年实现对外开放。推进企业自建保税仓库,以福达保税仓库建设运营为突破口,提高仓储物流效率,丰富玉林保税物流业态和形式。1-10月全市香料进口1.7亿元,增长30.1%,其中香料保税货物进口8124.8万元。二是实施加工贸易升级行动,做好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自治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玩具、服装)相关工作,加快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业的转移,形成产业集群。今年1-10月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11.97亿元,增长114.5%。三是实施外贸提质行动。抢抓RCEP发展机遇,高质量对接实施RCEP工作,外贸活力进一步释放,1-10月全市对东盟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74.9%,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71.4%。全力做好服务重点外贸企业,围绕华友、银亿等外向型龙头企业,做好供应链进口服务,镍矿、锂矿大宗商品进口8亿元,同比增长769%。组织企业参加“百企开拓”外贸强基础工程,有针对性地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赴境外开展经贸专项合作活动,达成意向合作订单10多亿元。近年来,玉林市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推进药食同源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入选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典型示范案例,北流市获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陶瓷),成为广西仅有的7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之一,福绵区被认定为自治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纺织服装),2023年6月玉林市获选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千方百计推动外资提质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外商投资不仅弥补了国内资金短缺,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境外市场需求。玉林市商务局以提升全市商务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外资项目招引,推进高效率投资促进提升、高质量龙头项目招引、高能级开放平台培育,持续优化服务,促进外资提质扩量。一是压实责任,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将全年外资任务层层分解,明确目标,压实主体责任,围绕主导产业,主动对接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对接华友锂业等贸易服务类项目,拓展引资方式,推动更多增量外资项目落地。二是强化对存量外资项目的服务。实施“一专员两清单”制度,保障外资企业进资过程中的用地、能耗、资源等有关指标,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和进资增资。持续跟踪服务华灯能源、光大、海螺、中铁十八局等重大项目,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三是着力建设高水平园区体系。强化开发园区国际合作能力,组织玉柴工业园、龙潭产业园区、健康产业园实施外贸外资“破零倍增”行动,全面提升重点开发区稳外贸稳外资示范带动作用,玉柴工业园升格为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玉林市利用外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81家,合同外资12.9亿美元,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新材料、大健康、服装皮革等行业,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利用外资任务。
千方百计提升会展经济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指出,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玉林市充分发挥会展作为连接生产和市场的平台作用,除了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大型展会,在玉林本地举办的各类专业展会及论坛,已然成为玉林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中国·玉林)(简称“玉博会”)和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简称“药博会”)是玉林的两个重要品牌展会,自200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玉博会、13届药博会,推动玉林逐渐成为桂东南博览业发展中心,2023年玉林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玉博会、第十三届药博会和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香料展,首次被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专业配套展会,并获得商务部审批通过,规模和成效空前,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玉林市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广西首届餐饮文化博览会、中国调料行业大会等均在玉林举办,玉林市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展会举办的热门城市。
千方百计打造商务铁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玉林市商务局以此为遵循,聚焦“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的要求,全面激发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培育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商务铁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创建“玉林商务党旗别样红”党建品牌,开展“强基创星”大行动,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了局机关党委、一支部、商校支部3个四星级党组织。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纪律教育,强化执纪问责,坚决惩治腐败,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把有能力、有潜力、有魄力的干部放在重大工作中锻造,力争各项商务工作干出新业绩,展现新时代玉林改革开放商务铁军新面貌。
(作者:覃沛,系玉林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