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许建忠:凝聚新时代法治力量 护航壮美广西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广西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地处祖国南疆,沿海沿边又沿江,东连粤港澳大湾区,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独特,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广西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为广西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建设壮美广西,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广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等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以下简称“社法委”)应势而谋、顺势而为,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社会治理、法治广西、平安广西等领域的重点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凝聚社会与法制的进步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为推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有力支撑。

守忠诚砥砺政协品格,思想引领有高度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坚定不忘初心。社法委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持续加强政治引领,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法委工作全过程,注重强化委员担当与自身能力建设共同推进,促进专委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把政治安全防线筑得更牢。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社法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不断增进对党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积极通过组织时代前沿知识讲座、政协委员研讨班、“同心”讲座、委员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和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中,贯通历史与现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政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定理想筑牢根本、淬炼党性永葆忠诚、站稳立场树牢宗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落实“第一制度”,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中继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进一步推进党建和工作业务深度融合。

坚实凝聚人心。社法委着力抓好平台建设,汇聚委员担当合力。在协商议政中凝聚共识,以问题为导向,经常走访委员及所在单位,鼓励委员参加调研考察、学习交流、协商议政等,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在反映社情民意中凝聚共识,充分运用政协网站、委员微信群等载体,让委员“面对面”“键对键”了解群众诉求,为委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搭台。走网上群众路线,拓展群众意见表达渠道,进行普法宣传和问卷调查,收集网友留言带有的普遍性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形成提案推动问题解决。

增智慧展现政协作为,服务大局有力度

置身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是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政协展现作为、体现价值的根本所在。广西有696公里陆地边境线和1628公里海岸线,是面向东盟的桥头堡。

边疆巩固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致力于统筹涉外法治作为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完善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涉外事务纠纷联动解决机制,强化对涉外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犯罪、网络犯罪、毒品犯罪,持续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优质法治环境。

社法委充分发挥法治在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大局,紧扣建设“更为文明法治的广西”的发展目标,围绕社会治理热点、难点精选调研课题,为法治广西、平安广西建设建言献策,以法治驱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法治广西建设上新台阶,充分体现“政协之为”。

以法律立改废释为时间点,积极参与法治广西建设,有为有位助推广西协商效能提质。

社法委充分发挥委员在立法协商中的主体作用,就征求意见的《广西立法条例(修正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等上百部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开展立法协商,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部分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如,通过重点提案《加快构建广西边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提出的建议,被吸纳进《广西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有力促进了“边境口岸建设大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

以农村法治建设为切入点,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声有色助力广西乡村振兴建设。

社法委强化法治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保障作用,协助全国政协开展的“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调研;牵头开展脱贫攻坚调研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围绕“广西加强稳定脱贫工作”“绿色经济发展”课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主题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桂在协商》节目,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坚持统筹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有策有力为守边固边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有利条件,助力广西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开展“发挥法治在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西”议题调研过程中,社法委紧紧围绕广西发展大局,针对维护社会安全压力大、底子薄基础差保障压力大等边境地区平安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强化法治保障为支撑点,走访调研形成报告并提出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平安为基、法治为径,围绕“防控风险、破解难题、强化基础、补齐短板”,加快边境地区社会治理领域立法,积极推动边境治安防控立体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推进边境地区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提升边境地区社会治理效能,筑牢平安广西法治基石。其次,及时关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保障的现实需要,通过界别协商、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拿出高质量调研报告,助力高水平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目前,广西边境地区政治安全措施有力,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完善健全,社会治理防控体系不断优化,边疆文化安全建设成效明显,各民族团结和睦。昔日相对封闭的边陲地区正逐步走向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2023年上半年,广西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1613.8亿元,同比增长92.6%,占广西进出口总额47.6%,连续23年东盟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

扬民主彰显政协力量,为民履职有温度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社法委深入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工作理念,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盼,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和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助力党委、政府有效增进人民福祉。

在保障“一老一小”民生刚需方面,连续四年开展涉及养老课题调研,提出“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构建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人性化关怀体系、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特殊通道,避免老年人被智能化时代‘遗弃’”等建议,为促进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推动教育均衡和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推动完善各项教育制度。如:针对“学前教育”立法空白开展界别协商,提出推动“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得到体现;建立陆海新通道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体系的建议被人民政协网等媒体登载;通过协商议题建议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涉外法制人才、边疆治理人才等,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回应。

在群众关切的堵点难点问题上,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围绕“助推解决城市停车难、停车贵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提出大力支持立体停车场建设、积极发展“大数据”“互联网+”停车、鼓励小体积汽车出行等建议;对于药品安全问题提出智慧监管建议,扩大用药安全宣传,提高全社会药品管理的法治观念,努力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依法治药管药的良好氛围。

坚持锐意进取,探索协商民主的有益经验,就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协商方式方法,持续推动线上线下履职融合并进、协商议政向基层拓展延伸,营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浓厚协商氛围。社法委一方面突出抓好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广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分党组成员联系委员办法》,编纂《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常规工作模块化管理手册》,创新履职方式,提升工作质量,推动履职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另一方面,切实抓好上下联系,注重与党政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多方位沟通交流合作,为委员知情参政、贡献才智搭建有利平台。如与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广西妇联、共青团广西区委等创新建立沟通联系工作机制,与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广西警察学院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职能部门良性互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许建忠)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