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六维度认识武当山的文化价值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赋予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战略任务,省委书记王蒙徽多次强调,要做好武当山的文章,进一步提升武当山和十堰的知名度,要“将十堰与武当山划等号”。2023年6月,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调研武当山时提出打造“祈福胜地、太极武当”全新旅游IP目标。要“实现湖北旅游突破必先实现武当突破”。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在参会期间表示,要将武当山打造成太极文化的圣地、东方养生的福地、吸引国际游客的磁极。

十堰市委在一主四优多支撑经济体系的战略设计中,把文旅康养产业放在四优之首,进一步明确彰显武当山的战略价值与定位。来自中央、省委和市委各级的殷切期望及巨大支持,让武当山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其中的挑战之一就是武当是什么样的认知问题。武当山作为一个世界级的IP,知之者甚众,但武当山声名在外,反而广大游客甚至是本地居民对武当山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知,这制约了武当山文化的传播,也影响了武当山旅游业发展甚至是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六个维度认识武当山的文化价值。

武当“见”

即传统文化的武当高位,就是在武当山研讨文化,发布各种见解。武当文化的道家文化,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质包括财富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探研与论述。足以承载任何社会类、文化类、经济类、哲学类、科技类大型论坛、会议并与之配套相应的展示展览活动。

武当之“见”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对武当山的文化体系梳理、整理、还原;其次是对其进行再表达、再创作,并形成一望可知、可讲和与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相融相通的表达体系;再次就是按照这个体系,与外部资源合作,谋划并打造与各个文化分支相匹配的文化活动。从而形成武当山独特的文化旅游和产业化的标志性系列活动。

武当之“见”是构建武当文化的品牌抓手,进一步提升武当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武当“建”

即古典建筑的武当表达,就是研究、探讨武当山的古建筑,形成一定的文化成果,形成相应的品牌,并推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论武当“建”,要在武当山研究、探讨、畅想古建筑文化与科技,形成武当山在古建筑乃至现代建筑在理念、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论坛、展会等标志性系列活动。

武当之“建”包括内容有:一是对古建筑的保护,文保层面的研究与论述;二是对古建筑形制、规格、理念等文化层面的研究,探讨建筑背后的社会认知,从而成为打开某一历史剖面的穿越通道;三是纯粹建筑技术的研究与探讨,解析时代科技水平与能力;四是对古建筑的部件乃至总体的复刻与还原,尤其是数字化还原,达到文创以及数字化保护的目的。

武当“健”

即健康养生的武当底蕴,就是构建完整的武当山健康养生体系。武当山是道教圣地、养生胜地。“保合太和”“重人贵生”是武当文化的核心要义,更是武当养生的理论文化基础和认知基础。

武当山在地理环境上、自然禀赋上、文化渊源上、养生理论上、人才基础上、现代医疗上这六个方面,都具有天然的养生文化优势,具有养生健康产业的自然吸引力。

武当之“健”内容包含:一是贯通武当山的传统养生理论与现代科技,完善养生逻辑;二是对道医道药的方剂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药品支撑;三是对道药的种植、采收与炮制进行梳理,建构完整的链条产业标准。此三个方面完成,就基本对武当山的养生大健康维度完成了建模,人们也会对武当山的大健康有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的认知和信任。

因此,在武当山举办健养论坛或者大健康大会、展会、节事,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传统基础、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更是构建十堰绿色低碳产业在康养方向的重要lP和切口。

武当之“

即武林武术的武当切磋,就是在武当山切磋交流武艺,延伸就是武术产业体系的构建。剑被誉为冷兵器之帅,自古就代指武术武功,论剑则是指代天下武林汇聚起来进行武艺较量与切磋。

武当论剑,是武当文化在武术层面的文化价值。自来就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说,所以武当山有足够的武林江湖号召力。同时由于武当山特区工委对武当武术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与梳理,尤其是“两拳一械”已经纳入国家标准,那么武当论剑就具有了完整的文化、标准、产业和体验了。

十堰可以向国家体育总局争取并协议商定,把中国传统武术节与武术大会和大赛永久会址放在十堰市,在国家力量的加持之下,凝聚武当山强大的武林号召力和武术IP。

武当之“

即环境生态的武当实践,主要是指代生态环保理念的研究与阐发。“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鸣”形象地描绘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水资源。十堰这个地方,也是因古代先民通过十处大型堰塘的修建来治水保水而得名,有悠久的生态传统。如今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生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湖北省委在贯彻长江大保护的生态理念中,小流域治理这一抓手,正是涧水保护治理的延展。所以,以小流域治理为切入点的“武当论涧”,阐述推广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武当山的既有生动的历史实践案例,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理念,更有市委坚守初心的担当。

武当之涧是道法自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一是道法自然的环境适应理念;二是保合太和的环境治理理念;三是治理技术和治理方案;四是生态产品、生态装备和生态服务等产业的创新与发现。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环保生态的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延伸出相关的产业和发展路径。这不仅对武当山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武当之“

即美学品鉴的产业衍生,就是借鉴故宫、敦煌的经验通过全方位品鉴武当山,完成相应的文创产业体系。如前所述,在武当山人们无时无处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武当之“鉴”,就是在武当山进行各种美学鉴赏活动,这些品鉴活动,本身是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形态。基于器物却又超越器物的精神追求,寄托术数却又摆脱术数的品格塑造,乘物游心。

武当之“鉴”可以依托武当山以及十堰市大大小小上千个子IP所形成的IP矩阵,开发小到文化衫、挂件、工艺品,大到旅游装备、旅游器材、交通器材,甚至数字创意产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武当之“鉴”还可以在武当山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创论坛活动、交流活动、展览活动以及产品交易活动,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吸引众多文创企业和创意人才聚集于此。

我们要系统梳理武当山文化价值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提炼出新的认知,通过“论见、论建、论健、论剑、论涧、论鉴”六个维度,探寻武当山的文化价值,以便使人们在理念、建筑、武术、康养、生态、文创等方面对武当山有一个全面、立体、系统、具象认知:武当论见,宇宙大观,可以引领十堰的论坛经济;武当论建,艺术宝典,用于引领全国的建筑发展;武当论健,养生如仙,可以引领全市的大健康产业;武当论剑,武林盛宴,必然引领全国的武术产业;武当论涧,生态天然,可以配合我们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保护确立生态论坛与产业;武当论鉴,文创斐然,自然是十堰区域文创的核心引擎。这么一梳理,使武当山文化的传播有了抓手有了着力点,从而也使围绕武当山的文化产业包括旅游产业有了清晰的脉络,为武当山的外宣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周义波,湖北省十堰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