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科技强国有我】跑出新能源产业“加速度”

科技强国有我新配图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指出要“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武进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内经济体量最大、产业基础最优、创新活力最强的板块,以助力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为使命,以打造“滨湖科创城、智造武高新”为建设目标,在“项目提速”“产业提质”“人才提优”“产城提效”上协同发力,不断增创产业新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营造发展生态圈。

抓“项目提速”,厚植发展潜力。向“新”而行,不断积蓄产业动能与后劲,以“项目为王”的导向深刻而鲜明,壮大产业规模。以扩大整车生产规模为核心,支持整车企业生产放量,加快新产品导入,加速提升整车产销规模;充分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配套服务,构建以整车为核心、零部件为集聚的高质量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聚力招大引强。按照高技术、高税收、高层次人才和低污染、低能耗、低载体需求的“三高三低”项目招引标准,瞄准新能源产业的高附加值企业和项目,特别是围绕新能源产业“招大引强”工作,助推新能源产业规模、质量、结构的提档升级。

抓“产业提质”,壮大综合实力。围绕产业中轴建设,聚焦高端化、全球化、数字化、市场化、绿色化产业方向,进一步打响新能源产业名片。发挥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链主”引领作用,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扩建项目,同时加强同科研院所互动,通过高端化发展带动本地配套企业集成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同步升级,构建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强化细分领域核心支撑。一方面支持存量优势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关键环节开展特色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另一方面积极引入“专精特新”企业,依托江苏省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条和巨大的市场需求,通过产业引导和扶持培育,建立一批省内“专精特新”企业,强化在新能源产业细分零部件领域的产业发展核心支撑力。

抓“人才提优”,迸发创新活力。人才是产业兴盛之本,人才兴则产业强,产业强则人才聚。聚焦高端人才。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布局更多总成部件研发、新车型开发团队以及其他功能性总部,积极吸引行业顶尖科研型人才集聚,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同周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研发创新实力。集聚人才服务。大力发展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等科技服务产业,设立区域人才服务平台,支持新能源产业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技术转化,逐步形成研发集聚效应,持续优化区内创新环境。

抓“产城提效”,彰显城市魅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文化惠民体系。完善城市规划布局。持续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控规修编工作,积极对接常泰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优化城市设计、完善功能布局,保障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项目落地推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沿江高铁枢纽片区改造提升,加强与武进主城区融合发展,优化配置商务办公、购物休闲、高端社区等“国际化、现代化”生活场景,做到土地资源统筹利用、合理开发,建筑风格整齐协调、精致细腻,商贸业态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继续推进社保扩面、教育医疗、居民就业、居家养老、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作者:江苏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