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引导广大人才走向基层、奉献基层、振兴乡村,着力构建多维教育载体,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开展“田野蹲苗”工程,通过深化“南川强雁”党员模块化教育,创新多岗位锻炼实践模式,构建乡村青年人才培育新模式。
搭建新平台。搭建“青年在田野成长,青年在田野建功”平台,通过镇校合作合力打造一批教育实践基地,同时还聘任“田野蹲苗”工程导师,聘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田野蹲苗工程导师推动干部、学生成长成才。
打造新模式。“田野蹲苗”工程主要面向大中小学生及全镇青年干部、村后备干部。打造一条链式培养模式,建设“良田”“心田”两大实践基地,形成“一学”“二走”“三做”等三种培养载体,并开展种子、青苗、壮苗和金穗四季项目,以此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生力军,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无限创造性,进而反哺乡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成果。
增添新本领。基层年轻干部潜力无限,通过在一线锤炼收获过硬本领,依托“清单式田野思政课程”“标准式田野实践基地”“成长式田野调研成果”,成长为优质优秀的田野助农人。“田野蹲苗”工程让思政课程延伸到农村田野,打破书本到书本的格局,在农村田野选人育人。建设一批可学可看的田野教学点,打造一批共富共美的田野示范区,实现在田野中培育人才,将人才引留在田野,助力临安富美南大门建设。
输出新经验。以担当作为好支书,以驻村干部、本村干部为主体,为后备干部精准匹配“成长导师”,确保每名“新徒”都有师傅帮带。同时,根据各村实际和后备干部个人能力与特长,安排后备干部参与重点项目、网格治理、党群服务等平台进行实践锻炼,重点开展“田野调查”主题调研活动,发放“田野笔记”120本,确定重点课题6个,真正帮助后备干部在基层快速成长成才。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潜川镇 施腾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