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统筹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邵武实践

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邵武调研后指出,“邵武是个好地方”。而在笔者看来,邵武不只是好在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在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城乡人民群众有着富足安乐宜居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也就是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从推进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角度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在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邵武市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先后三次来到邵武,留下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近年来,邵武市上下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其转化成为全市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展。这次参观的龙斗村瑶理美丽田园综合体和大埠岗镇樱花小镇,都是这方面的突出体现,尤其聚焦于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创造性落实与本地创新。

二是统筹推进生态文明整体建设的典型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进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坚持运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处理好如下四个层面上的“统筹推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一体化保护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统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整体推进。客观地说,持续三年的全球性疫情和日益冲突明显的中国与欧美国家关系,使得这一战略的贯彻实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县域层面上。

邵武市的优势在于不仅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与工业经济基础,而且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经济产业结构,比如以新材料、林产加工和文旅康养为主导的三大产业体系。从这次参观的三个代表性企业(福建远翔、三氟、永太)来看,良好的经济基础与工业现代化发展仍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表征和推动力。

三是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案例

这次参观的昭阳街道行春社区和市“党群城市家园”给笔者的最大印象就是,社区工作一定要以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及其满足为基础和根本,才会有生命力。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它所关涉到的议题政策领域要宽泛得多,但基本道理是一样的。比如,无论是和平古镇的修复保护还是樱花小镇的开发建设,都要首先或始终考虑当地群众和开发业户的基本需求,离开了这一初心,再怎么努力引领,也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响应,也就难以实现它们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郇庆治,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