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一种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是一种锻炼干部队伍、提高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要读懂“四下基层”中蕴含的人民至上情怀,着力练好“四下基层”真功夫,在推动其常态长效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下基层”下到的是基层、见证的是初心,彰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让干部由一般号召到面对面号召,教育引导和组织动员群众有效解开思想“扣子”,推动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调查研究下基层”让干部下沉基层一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真经”,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信访接待下基层”让干部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实现信访工作根本性转变,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现场办公下基层”让干部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可视化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拉近机关与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着人民至上的群众观点,有利于干部培养深厚的人民情怀;充分体现着解决矛盾的问题导向,有利于干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充分体现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干部锤炼优良作风,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口碑和信任。
“四下基层”下到的是基层、呵护的是民心,体现“为民务实担当”的精神操守。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在下基层中融入百姓、沉到一线,把党之大计同民之大利结合起来,把国之大者和基层实情协调起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和制度优势体现到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各项实际工作中。要掌握科学方法,在下基层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群众的需要和期盼作为努力方向,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问政于基层、问需于百姓、问计于人民,从基层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促进各项工作推陈出新、取得突破,打开工作新局面。要涵养务实作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下基层中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用“走心”换“民心”、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实绩”,把“四下基层”变为躬身抓落实、担当促发展的过程,树立好形象、赢得真民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群众利益无小事,桩桩关乎民生,件件牵动民心。党员干部要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善于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和思想营养,深入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练好“四下基层”真功夫,立足本职岗位用心保障改善民生、用情推动基层治理、用力推进共同富裕,以“四下基层”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作者:单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