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主旨演讲 :国资国企牢记“国之大者”、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演讲嘉宾: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满慎刚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贾春曲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

吕庭彦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黄 乐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院长

 

推进国有企业高品质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张国有

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立足点是规模基础上的高品质发展,有三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关注现代化步伐,跟上节奏,在高品质前沿起带头作用。现代化的“化”是个有始无终的进化过程,是在现代意识和当代标准的驱动下,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国有企业作为全国企业的骨干,对现代化进程应当保持一定的敏感性。随着人类文明进化,当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前沿性的技术、前沿性的标准和前沿性的系统,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无人工厂、平台联合体、网络支付、机器人作业、多元差别中的平等和谐、场景教育等高品质事物。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现在各个公司都在竞争、试验的领域,其当前的进展,引发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尤其是集团性大公司,要特别关注与自身发展相关的、近15年中已经萌生并在未来30年中还会继续发展的、影响世界的前沿性事物,在高品质前沿发展中起带头作用。

第二,关注员工素质的培养和发挥,建设高品质的员工群体基础。观察一个企业,不光要看总量指标,更要关注这些价值是什么样的群体创造的,怎么创造的。国有企业高品质发展必然要关注到员工群体的素质。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品格,即员工的品行,干事的态度和追求;其次是基准,即员工的自律,干事的标准和规范;最后是创造,即员工的进步,干事的创意和巧劲。在这三个方面中,员工的创新创造素质对于企业高品质发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新观念、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为员工发挥创新创造才能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了上述培养和沉淀,就可以将数千、数万、数十万员工的高品格、高基准、高创造性渗透到公司的发展中,让企业长盛不衰。

第三,关注工具的更新迭代,建设高能高效的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手段基础。国有企业员工群体能量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使用的设备、器械、工具的能效。企业工具来源于自研和引进,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转化成员工熟练掌握的技术手段,转化成创造价值的手段。数字经济时代,要重视用数字技术装备员工,将数字技术转化为企业生产力。需要注意的是,高效能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数字员工、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可能会使机器人增多,员工需求减少,出现增效减员、增效减岗、增效减层次等情况。对此,国有企业需要保持清醒、灵活应对,使公司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处于比较协调的状态。

责编:罗 婷/美编:王嘉骐

 

对标提质争一流,改革创新促跨越,奋力开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满慎刚

初冬佳时,云开日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山东国资国企受邀参加这次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和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3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峰会暨第九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与各位行业领袖、精英翘楚一道,共谋发展、共商合作、共话未来,感到十分荣幸。在此,我代表山东省国资委,向各位领导、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山东国资国企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山东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国资国企大省,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超过1.7万家,资产总额超19万亿。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提质效、抓创新、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严监管、强党建等重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10月份,山东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412.7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858.1亿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627.4亿元,同比增长20.3%,归母净利润178.1亿元、同比增长133%,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进中趋优”的良好态势。

我们深刻体会到,国资国企要扛起新时代新征程使命责任,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深化改革攻坚,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一是突出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立“两高一稳五提升”经营目标,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增速;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进一步提升,引导企业在适度做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经营质效。强化投资拉动作用,推动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济南机场二期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把亏损治理和层级压减作为挖潜增效的重要手段,“一企一策”开展专项整治。1—10月份,山东省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分别增长0.5、1.1、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万元/人。

二是全面对标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建立高质量发展摸高机制,在全省国有企业开展“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按照突出主业、突出短板指标、突出标杆先进性、突出行业特点、突出治理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突出系统推进、突出提档升级“8个突出”原则,围绕解决“跟谁对”“对什么”“怎么对”等问题,建立争创培育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科学设计28项对标指标,包括8项关键财务指标,以及品牌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等20项经营管理指标,指导企业逐户精准选定对标对象和对标指标,制定争创工作方案和年度任务清单,明晰工作重点和操作路径,到2025年力争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行业一流企业,以及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

三是深化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改革是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我们坚持高标准谋划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提升国有企业现代治理水平,分层分类发布“党建入章”示范文本,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反对和弃权表决向省国资委反馈机制,细化召集人职责,促进外部董事履职尽责。加快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工程,省属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率、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覆盖率等常态化保持100%。优化资源配置,在推动港口、高速公路、机场、装备制造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基础上,通过强强联合、化零为整、瘦身健体、补强短板等方式,深化重组整合,实现“聚沙成塔、握指成拳”。

四是聚力科技创新,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发展矛盾难题的根本所在。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对省属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在考核时全额视同利润;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的,分别按2倍、1.5倍视同利润加回。1—10月份,省属企业研发投入达352.5亿元、同比增长17.8%。大力实施研发平台创建工程,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研发机构。组织开展国有重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山东重工潍柴动力连续三次改写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纪录;山东港口青岛港自主开发建成全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自动化码头高50%以上;浪潮集团服务器高效虚拟化等3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五是强化风险防控,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今年以来,聚焦投资、财务、发债等重点领域,制定《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的意见》《加强省属企业财务管控防范债务风险工作指导意见》等10个制度文件,推动省属企业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在省属企业全面启动司库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权属企业银行账户全部可视、资金流动全部可溯、归集资金全部可控。提升在线监管系统功能,建立分析模型247个、预警指标464个,基本实现对重点监管内容可视化在线实时监控。推动省属企业全部设立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机构,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真正让国资监督“长牙”“带电”。

在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强基固本,创新建立“抓根本、强引领,抓制度、强规范,抓基层、强基础,抓人才、强支撑,抓作风、强生态”的“五抓五强”融入式党建工作模式,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新征程,山东国资国企将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大力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努力建设一流企业,不断开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罗 婷/美编:王嘉骐

 

牢记“国之大者” 坚守地质报国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    贾春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国有企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地位和使命。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进一步深刻指明了矿产资源的重要地位,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作为从事煤炭、化工等战略性资源勘查的中央企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光荣使命。自1953年成立以来,总局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后完成了四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两次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探明了我国90%以上的煤炭储量及磷、硫、钾等粮食化工矿产储量,完成了祁连山生态修复等大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数百项;参与了山东平邑石膏矿、笏山金矿重大矿难钻探救援,营救矿工数十人;首次钻获陆地可燃冰;构建了“空天地一体”的绿色勘查与生态文明建设技术体系,为保障我国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总局新一届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地质报国”初心,坚守“地质立本、科技赋能”理念,以“保障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服务煤炭化工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为使命,构建了“地质勘查、生态地质、工程地质、地理信息”四大核心产业发展格局,在煤矿安全绿色智能生产地质保障、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地下空间探测、地热能勘探开发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地勘核心能力显著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了地勘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提高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一直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煤地质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以贯之加强党的领导,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在新征程上切实践行央企责任担当。

总局将坚定不移牢记“国之大者”,坚守“地质报国”初心使命。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记“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把握大局大势、发扬斗争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找矿的重大要求,立足“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响应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矿产资源绿色勘查与开发。

总局将矢志不渝坚持“地质立本”,承担能源资源绿色开发的地质保障责任。强化投资引领,以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为主要目标,以煤、煤系伴生矿产及关键化工矿产资源为目标矿种,主动承担找矿突破工作任务。围绕矿山地质领域,布局支撑煤矿智能化绿色开采的地质保障业务;围绕环境地质领域,布局矿区生态修复等绿色矿山建设业务;围绕煤层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推动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

总局将持之以恒加强“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以科技赋能支撑产业发展。优化研发体系布局,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聚焦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原创技术策源地。创新科研项目实施方式,提高研发投入质量与效能,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养行业领军科技人才,加快地勘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持续竞争优势。

总局将毫不动摇推进改革改制,切实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高质量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贯彻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工作任务,锚定“一利五率”目标导向,聚焦工作开展中的短板弱项,对标先进企业、先进做法,在新一轮改革行动中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挑战性的方案,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从机制体制上破除壁垒,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扎实开展总局地勘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提升主业建设能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走出传统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新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使命。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向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地质与生态文明建设企业集团奋勇迈进,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贡献地质力量。

责编:冯一帆/美编:王嘉骐

 

坚持改革创新,践行绿色理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三峡新篇章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吕庭彦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始终坚持主责主业,历经30年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三峡走向长江、从长江走向海洋、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跨越式发展。三峡集团业务遍布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控装机约1.3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96%,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三峡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三峡集团历次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定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奋力实施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齐飞”,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根本途径,努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连续多年主要经营指标在高基数上实现稳定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效率指标始终位于央企前列,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

聚焦科技创新,锻造国家战略科技三峡力量。在水电领域,实现大水电建设运营技术全球引领。三峡工程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中国水电单机容量从70万千瓦跟跑,到80万千瓦并跑,再到100万千瓦领跑的历史跨越,“长江三峡枢纽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打造了溪洛渡数字大坝,开创了国内特高拱坝智能化建造的先河;乌东德水电站创造了8项世界第一、15项世界首次,白鹤滩水电站创造了6项世界第一。在新能源领域,带动海上风电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全球首套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主要部件完全实现国产化。在生态环保领域,聚焦创新要素推动环保产业智慧升级,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入选了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积极建设国家级碳中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联盟”,共商碳中和创新体制机制,共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共享创新成果。

聚焦管理创新,推动效率效益变革。靠管理提效率,向管理要效益,是三峡集团上下的普遍共识与自觉行动。早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初就引入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制等“工程四制”,开创了我国巨型水电站建设的先河。三峡集团注重学习世界一流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手段,以对标促达标,以达标促创标,建立健全鼓励管理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安排,营造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聚焦商业模式创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巨型水电实施自主滚动开发模式,依靠“水流-电流-现金流”自身积累和境内外资本市场,高质量完成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四座巨型电站滚动开发,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新能源业务实施风光并举、海陆并进的发展模式,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初步建成我国沿海海上风电走廊,海上风电装机国内第一、全球前列。打造“联合出海”等多种海外商业模式,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业务稳健发展。创新提出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职责使命。

坚持完善治理,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将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峡集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明确权责边界,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不断加强董事会建设,强化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和履职支撑,全面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功能作用。

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发展的活力动力。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以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动力为目标,深入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干事创业热情。

大力实施“智慧三峡”,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推进理念变革、流程变革和组织变革,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加快拓展数字产业化,实现巨型水电站工程建设和电力生产运行智能化智慧化,建设流域枢纽综合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发挥梯级枢纽综合效益,在长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可持续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积极参与全球绿色转型。三峡集团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参与全球清洁能源开发合作,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所在国创造了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机遇。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连续5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得最高等次评价。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项目所在国公益事业,在葡萄牙等多个国家设立“三峡奖学金”,努力改善当地民生福祉。

积极开展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实践。持续加强ESG治理,主动迎合ESG发展新趋势,积极参与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ESG相关规则制定工作,按照国际标准发布高水平ESG报告,将做强做优做大与ESG实践深度融合、一体推进,讲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彰显中国之治的故事。

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的永恒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贡献三峡力量。

责编:罗 婷/美编:王嘉骐

 

盘活国企“三资”,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明源不动产研究院院长    黄  乐

在整个国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应该如何构建国企发展新动能,我想从社会观察角度给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国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一个政策风口和三个红利(产城红利、资管红利、资本红利)。在政策风口这里,央企考核体系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将“净利润”调整为“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能够很清晰衡量企业权益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换言之,一个国有企业1个亿的资产创造1000万的利润和10个亿的资产创造1000万的利润,其质量、能力、水平是不一样的。

用资本思维看待资产,用增量的思维看待存量的价值,在这里资产盘活很重要。中央持续发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释放经济价值,存量盘活步入快车道,政策导向逐步规范化、落地化。明源云响应政策,积极推动30余个地市开展国资大讲堂,覆盖国企改革、资产、产业、数字化等专题领域。

在资产盘活方面,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获批和上市常态化,进入“加速跑”阶段。REITs在中国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目前看到还是以开发销售为主的逻辑。从开发为主的逻辑到未来以资产管理为主的逻辑,这是从增量到存量转化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从不动产的赛道角度,企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思路在哪里?我认为应全面构建不动产赛道涉建、涉房、涉产、涉资等四大核心方向,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

涉房要关注房屋交易和城市更新。在城市更新维度,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步推动城中村改造,“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类措施并举。城市更新要对标新加坡、英国、日本、美国等全球成熟经验,以及北上广深等更新模式,聚焦城市更新业务痛点,探索中国城市焕新之道。

涉产要关注生态运营、产业招商、产业孵化。一些有能力的企业非常看重生态,他们入园不是奔着土地和优惠,而是奔着入园之后生意能不能做得更好。很多科技创新、投资、孵化都需要国有企业甚至需要政府成立产业基金共同培育,这一块国有企业比其他主体更有优势。

涉资要关注资产运营、城市服务。资产运营要用好两个工具:一个是金融创新和资产化工具,一个是科技赋能工具。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不管是产业、保障房、资产管理,还是科技创新孵化,在全链条过程中都要充分发挥“三资”逻辑,从“资源、资产、资金”全局出发,推动国有资产“价值发现—价值实现—价值放大”的全周期管理。

最后,国有企业需聚焦“管资本”,提升“投融管退”核心能力,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打造“四资联动”(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打通融资管理闭环,让国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责编:程静静/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