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传递出城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人本价值,也为新时代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
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强调人人有责。将公平共享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把拆除违章建筑、闲置地、道路转角等腾退出的公共资源优先建设“口袋公园”,更好满足群众休闲游憩的需求。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引导公众广泛认知、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营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持之以恒推进垃圾分类制度,引入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动绿色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给予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以绿色福利,如可用个人碳积分享受信贷优惠、随机立减、消费折扣等优惠活动,使公众获得更多可量化的绿色效益。
人民城市高效能治理需要人人尽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明确规定不同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方式方法、运作流程、激励约束、权利义务等,确保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形成过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畅通群众建言献策的数字化渠道,消除不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稳步增进民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精神品格和能力素养。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公开行为,提高公开质量,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关口把控,完善社会风险预警监测体系,把问题解决于基层,把风险化解于无形。
人民城市高品质生活应由人人享有。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摸清社区养老服务、婴幼儿照护服务、公共活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配建底数。深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睦邻中心、社区会客厅、民情议事厅等基础保障设施,发展社区学校、慈善超市、亲子乐园等品质提升设施。聚焦“一老一小一困”服务设施短板,实施社区养老食堂、儿童托管、体育健身、儿童游憩等一批建设项目,完善健康步道、无障碍空间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务,为居民打造更加便利、安心的幸福家园。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人民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作者:戴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