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干部大胆开拓、担当作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应提振开拓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在矛盾冲突关口敢于挺身而出,在危机挑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把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系于一身,把变革中国社会的历史重任扛在肩上,要求党员、干部淬炼敢于担当的品质,锤炼攻坚克难的本领,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建功立业。
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周恩来一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雷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黄大年“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他们始终把奋斗的坐标定位在本职工作,为了实现宏图伟业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创造出自己的人生精彩。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不怕棘手问题,敢接“烫手山芋”,在干事担事中勇于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才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履好职、尽好责。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为了一个信仰,在绝壁上耕耘希望”的“当代愚公”黄大发,“尽其一生,只为真理与正义服务”的“燃灯者”邹碧华,“放弃高薪,蝶飞南国扶贫”的“第一书记”黄文秀,“步履蹒跚,却坚持为患者多赢一秒”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昭示: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只有本领过硬,才有敢于担当的底气。党员干部应练就“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的真本事,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啃硬骨头,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就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拿出不避风险的磊落态度、勇于任事的担当精神,在新征程上大胆开拓进取,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作者:杨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