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袁雍:以人民为中心 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要更加树牢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将基层治理难题纳入评价内容,提高群众评价所占权重,引导基层领导干部始终站在人民立场谋划工作、解决问题,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植于思想中,体现在工作上,不断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更加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要结合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心贴心与群众沟通、实打实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其核心要义不仅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还包括工作成效由人民来检验和评判。要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把考核的主动权、工作的评判权、作风的监督权交到群众手中,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发挥出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引导干部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导向和价值取向,树牢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正确的政绩观。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力量。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诉求愈发多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预期也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听取群众声音,让群众真正走进基层治理的考核体系中来。让党员干部更好地解决基层发展最迫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切实以基层高效能治理更好地服务群众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需要。(袁雍)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