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优质服务化解基层矛盾

60年来,“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发展,不断深化理论内涵,不断创新实践载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矛盾化解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枫桥经验”的基底。首先是要提高对矛盾的反应速度和处理的高效性,健全矛盾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中心,形成涉及矛盾纠纷的相关单位协同优势,将工作力量下沉,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其次是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将以前出现过的矛盾纠纷进行归类整理,循迹溯源,总结特点和规律,掌握矛盾出现的场景和因素,建立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预警体系,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消弭于未然,实现治理的前瞻性。最后要强调事后及时跟进,对于已经调解过的矛盾,尤其是容易反复的矛盾纠纷,要安排专人专项进行回访,充分掌握矛盾调处结果落实情况,真正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平安政通人和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首先要打造思想坚定、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行政执法队伍,精细化分类综合治理,培养基层治安能手,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不断提升整体防控水平。其次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尤其当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任务与行政人员数量不相匹配时,需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充分激发基层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同时还要培育和发展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由政府适当向社会组织放权,发挥其在矛盾预防化解、应急管理等社会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服务精准高效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应当以民意为导向开展工作,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其次应当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通道,要用脚板丈量民意,用键盘了解民意,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用工作实绩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最后应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将技术与治理体系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中心做好数据归集、共享共通、分析研判的工作,推动矛盾问题及时发现、高效处置,提高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运用,将安全、金融、医疗、交通、教育、法律等多样化、多场景、多功能的服务事项聚合在一起,助推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把服务真正送到家,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杭州建德市洋溪街道党建工作科 朱秋燕)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