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四下基层”走到底 “为民服务”实起来

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也是干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尺,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实打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干、用真情答好民生幸福答卷。

理论宣讲下基层,乡音土话,聚力于民。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就是要让党的“初心”连接到群众的“民心”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做好理论宣讲,少一些会议室里的研究讨论,多一些田间地头课堂宣讲;少一些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多一些群众听得贴心的“乡土话”,用“乡音”传递“党音”,更接地气地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让宣讲深入民心,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自觉践行党的主张。

调查研究下基层,求真求实,问计于民。求“深”,才能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的创造经验总结出来。否则,就抓不到真实情况、深层次问题,就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走进基层,拜人民为师,调查研究才会深入。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深入调研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深入基层,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切身感受群众生活每个细节,才能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信访接待下基层,干部下访,心系于民。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树立群众工作理念,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在遇到信访工作时,避免存在逃避思想,要有敢于面对的勇气,找出症结所在,从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加强与人民的联系。要在工作中转变心态,将群众“上访”变为干部“下访”,做到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去化解矛盾,站在信访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

现场办公下基层,一线解题,取信于民。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党员干部要用好“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走出办公室,卷起裤腿子,到田间地头去,到群众家里去,找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抓在手里,认真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做到现场“会诊”,现场交办,现场落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群众看到工作成果。

(杭州市双浦镇人民政府 沈茹洁)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