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提出的“三个实实在在”中的重要要求之一。突出一个“实”字,就要坚持“分类诊、靶向督”,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解剖一只麻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深入基层寻计问策,多解剖麻雀小中见大”。这里所说的“麻雀”,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是企业和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解剖”指的是把典型案例分析透、研究透,既要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要通过解剖“麻雀”来探清问题本质所在,于典型问题中“窥一斑而知全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四下基层”,深入实际,既重视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又注重调查研究的针对性,聚焦重点、剖析典型,通过对个别问题、个别案例的科学剖析,找出问题的共同特征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打通一个链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既深入研究具体问题,又善于综合各方面情况,在总体思路和全局工作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不仅是涉及的问题范围扩大,也对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办实事不能就事论事,办好“一类事”往往意味着站位、思路、举措的优化完善,从盯着“某个点”到着眼“整个面”,从疏通“单环节”到打通“全链条”。党员干部应根据群众一生大小事、企业全生命周期相应阶段的实际需求,全面整合关联度高的事项,编制形成政策供给、商事管理、人才服务等“一类事”目录,部门协调、统筹谋划、同题共答,着力构建立体式、复合式、增值式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特色服务。
建立一套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解决“一件事”,面对的是一个具体问题,办好“一类事”,则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背后的共性和规律,用联系的眼光在问题中发现联系、找到共性,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套有效的服务机制。党员干部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更全面、更有效、更长久的解决之策,成立“一类事”兜底服务部门和相应专家团队,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建立长效机制,促使部门与群众精准对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办好“一类事”提供制度保障。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主题教育成为推动发展的“有效利器”,真正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一子落而满盘活,让办好“一类事”这颗关键的棋子,来激活整盘民生实事的大局。(作者:徐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