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加快培育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摘 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实力强、现代化服务业产业发达、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完备、营商环境友好开放等特点。对标这些特点,北京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打造“总部轻资产模式”消费中心城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多元新型消费供给、扩大京津冀区域消费辐射能级、持续挖掘国际消费、完善开放包容的消费环境,加快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路径。通过京津冀区域平台建设带动区域消费升级,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持续挖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扩大内需 首都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激发内需潜力、推动消费升级是未来一段时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够聚集消费资源和消费主体,展示消费模式,对其他城市和地区扩大消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力促进我国消费升级、扩大消费需求。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率先试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本文以北京市为案例,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出路径建议。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特点剖析

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位:“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意见》提出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等特点。综合已有的理论及学术研究,参照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标准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实力强,居民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阶段和居民收入水平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公认的消费型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要达到250亿美元。从国际著名消费城市来看,2021年纽约、伦敦和东京的人均GDP按人民币计分别约为116.9万元、46.8万元和45.7万元,其中东京地区生产总值占日本全国GDP总量的比值超过20%。

二是现代服务业产业基础雄厚。一个城市服务业高度发达是指服务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表现为生活性服务业发达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2021年纽约和伦敦的服务业占比超过了95%,东京服务业比重也接近90%。同时,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金融、法律、商务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达,为全球高收入群体向城市集聚奠定了基础。

三是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国内消费者,更需要吸引更多国际消费者,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全球消费和供给市场需要通过发达的交通、物流体系连接,强大的国际化连接能力要以丰富的交通网络和信息通道为基础,形成开放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的高速流通环境。国际机场协会(ACI)网站数据显示,东京羽田机场、伦敦希斯罗机场、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旅客运输量、飞机起降量以及空运货物量(货运加邮寄)均位于全球前列。伦敦拥有6家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77亿人次;纽约拥有6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41亿人次;东京拥有2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28亿人次。

四是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根据2019年发布的《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从商业活力、创新潜力、居民幸福感、行政治理四个维度综合评判城市营商环境,纽约、伦敦和东京位列前三名,北京和上海则分别排在第41位和第48位。纽约、伦敦和东京三个城市在商业活力、创新能力和公共治理方面得分优势明显,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度活跃、政策开放、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国际商业品牌入驻,也助推这些城市形成了全球性商业地标,如纽约第五大道、东京银座等,对提升城市的国际消费知名度有极大影响。

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路径

北京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先进消费中心城市相比,依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对标前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特点,北京应充分发挥“四个中心”独特优势,明确选择适合自身的培育模式,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路径,锻长板、补弱项,发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参考纽约、伦敦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经验,北京金融业发达,总部经济实力雄厚,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因此应选择打造“总部轻资产模式”的消费中心城市,即以“企业总部入驻”+“现代服务业”为特点,以总部经济为内核产生对全球优质消费的集聚效应,推动消费向创新化、数字化、人性化、引领化、国际化提档升级。

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消费基础设施更新优化

一是对照《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19—2035)》要求,完善广域级、区域级、地区级和社区级四级商业中心体系。尤其是针对与人民群众日常消费息息相关的社区级商业微中心,“因圈施策”“一圈多能”“多圈合一”,持续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圈圈融合”,各级商业中心相互配套和相互支撑。对符合条件的新建社区菜市场、早餐、社区食堂、连锁超市、便利店、药店、养老幼教、医疗卫生、前置仓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积极发展“一店多能”并扩展为“一圈多能”。迭代数字社交新零售,重构“小而美”的“身边经济”。探索“小空间、大渠道、新零售”模式,引进具备电商、物流和供应链闭环的品牌零售企业,配套商业打造“美好生活体验”的社区邻里商业。增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消费中心:南中轴及其延长线将发挥“国门”优势,聚焦大兴新城、亦庄新城、运河商务区以及天宫院、方庄、长阳等南部大型居住区,增容特色消费元素,布局商业综合体,激发消费潜力;重点在第四使馆区以及东坝、回天等东北部大型居住区,建设一批新型消费微中心,与三里屯、CBD等重点商圈相互赋能、协同提质。

二是营造创造性、体验性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借鉴成都把消费场景运用到城市建设中的经验,有效拓展城市消费空间载体,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特色建筑街区,使首都焕发新的消费生机。要根据北京城市特质、资源禀赋和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定位,制定《北京消费场景建设导则》,根据关键消费人群画像来明确场景主题,塑造地标商圈消费场景、特色街区消费场景和公园休闲消费场景等,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有辨识度。对地标商圈场景的建设,要突出地点美学,避免重复建设导致“审美疲劳”,注意提升规划、建设与运营一体化水平;对特色街区场景的建设,要注重延续市井烟火气,在城市背街小巷更新中,注重植入特色餐馆、文艺书店、咖啡馆、LIVE秀等多样性消费设施和特色打卡地,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国际游客;对公园休闲场景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公园资源,考虑制定“公园+”策略,探索“公园首店”模式,将公园休闲场景与传统商业消费融合,鼓励有代表性的、符合公园内在气质的品牌或连锁店在公园开店,开启一个“吃喝购娱逛公园”的时代,打通生态空间与消费业态之间的互动通道。

三是推动信息化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5G在各区、乡镇的布局和应用,进一步加快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引领的数字化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速场景端的数字化标准改造,对B端进行经营管理升级,对C端进行智能化服务迭代。鼓励金融机构走“消费+金融云”路线,布局更新一套与小额、高频、分散场景相适配的线上消费金融服务设施,通过搭建开放融合的数字生态,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智能营销、智能风控、信贷全流程、智能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顺应全球数字化消费变革趋势,加快培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和新模式

发挥北京数字产业和科技创新优势,创新数字消费新场景、新生态、新模式,以消费带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以创新企业引领数字新消费,打造成为引领创新生态的数字消费和新型消费标杆城市。

一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业态。借助数字经济、创意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等新经济形态蓬勃发展的契机,重点培育多元新型消费的形式与载体。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培育“云消费”“云逛街”“云旅游”“云阅读”等消费新热点。建设更多的智慧商圈、智慧街区以及智能零售柜、智能社区商店等;推广刷脸支付、刷掌支付等移动支付技术,鼓励品牌企业优先在北京推广试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数字货架、电子价签等商品管理技术,优化消费智能体验。鼓励虚拟现实、智能家居、消费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高端智能消费产品在北京市场的布局与推广,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支持发展家庭服务等各类小众消费以及虚拟商品消费。推广定制消费业态,相关部门配合消费者协会等行业组织,完善定制消费过程中的服务、规则与标准;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改造给予补贴,形成贯通消费者、产品、服务、营销、渠道和物流的数字化体系。鼓励绿色消费,尤其是将绿色消费下沉至农村市场。进一步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引导销售企业、电商平台等下沉农村市场。如针对绿色家居产品,持续开展绿色家电家具家装下乡,因地制宜地支持农村居民购买绿色智能家居产品。持续深入开展绿色建材下乡,对绿色建材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二是开发消费新模式。借助新媒体媒介,促进新型消费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会商文旅体”联动。促进会展消费、体育消费提质扩容,立足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依托政务活动集中、科技优势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国际交往密切等比较优势,利用好各类国事活动、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国际展览、国际文化交流等平台,发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的溢出效应,积极培育或引进专业化的会展龙头企业,发展“会展+消费”新模式。加快数字技术赋能会展交易统计、数据分析和资源共享,促进“线下+线上”深度融合,通过提高会展供需信息匹配精准度,把会展带来的人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增量。在“后冬奥”时期,大力发展冰雪体育产业,推广冰雪消费。

三是进一步挖掘北京老字号的品牌吸引效应。截至2023年3月,北京共有223家已认定的老字号,涉及九个行业,不仅是群众日常商业消费场所,更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首都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老字号要在新时代开拓创新,顺应时代潮流推出符合年轻人品味的新产品,将京味文化、传统工艺、底蕴特色融入年轻人喜欢的新消费场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连锁经营、强化品牌宣传,让老字号“出圈”,扩大国内外市场空间。

完善消费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营造国际一流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氛围

对照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年度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着重补齐北京市在消费便利性方面存在的短板,重点提高服务水平、价格定位、商家信任度、交易安全性、消费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保护等,营造安全、便利、开放的消费环境。

一是强化制度改革创新集成,完善和健全消费管理体制。在理顺消费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避免交叉管理、多头管理和条块管理等问题,重点解决服务行业开放中“准入不准营”“准入不能营”等隐性问题。针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密切相关的社区消费形式,如便利店、早餐店、实体书店、电影院等行业,建立综合许可制度,实现市场主体“一证准营”。

二是开展“满意消费在北京”行动,打造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开展北京市放心消费单位评选,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建设,争取打造京津冀“异地异店退换货联盟”。建设放心消费商圈、商场、街区,建设村级消费维权联络站(点)。持续加强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联合建设放心消费电商平台,推进“美丽乡村放心消费”行动,构建消费维权领域信用体系,完善多元高效消费维权体系,建立消费舆情应对联动机制。

三是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统筹依法监管和包容监管审慎,对商家实施分类监管、重点监管和差异化监管,及时发现监管风险和漏洞,保护市场主体。同时,探索建立消费预警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权、公平交易权等,健全高效便捷的投诉举报处理和反馈机制,全面开展消费投诉公示,构建规范的市场消费环境。

加快京津冀高水平消费协同平台建设,促进区域消费升级

北京要充分发挥消费中心城市对京津冀区域整体消费的带动作用,与天津、河北携手,统筹三地商业、科技、文旅、体育等特色资源,协力打造“协同发展、多元融合、模式创新”的区域促消费平台,形成具有京津冀特色的城市群消费品牌。探索发布“京津冀区域消费报告”和“京津冀区域消费指南”,各级政府牵头,联合各大商圈、商业综合体、平台企业、品牌餐饮酒店、文旅景点、金融机构等跨界共创京津冀消费联盟,建立京津冀消费协同服务体系。

一是推出打造一批标志性主题消费活动。以首届“京津冀消费季”为开端,在京津冀区域持续举办多项促消费活动,满足京津冀消费者逛街购物、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北京可推出全球首发节、国潮京品节、中国国际时装周、首都“Yeah市”、体育消费节、数字消费节、奥莱购物节、游园嘉年华、体育消费节等商旅文体融合促消费活动,并联合津冀共同开展海洋嘉年华、旅游文化节、“舌尖上的京津冀”、惠民欢乐游、暑期音乐季等特色区域消费活动。

二是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京津冀文化旅游消费品牌。三地联合发布一批京津冀旅游线路,丰富古城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文旅业态,推出兼具国际范、中国潮、烟火气的项目和商品。重点以环球主题公园为龙头,串联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津冀的优质自然资源和文旅资源,推出生态游、人文游、美食游、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京东游“珍珠链”。推动文化IP产业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协同津冀两地产业园区积极争取各类IP授权或合作运营,推进下游制造领域发展;推进地区间文化活动交流,成为京津冀地区文脉传承展示利用的新空间新窗口。用好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鼓励京津冀企业联合开发联动天津港、五大道、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等京津冀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过境免签旅游产品,打造国际中转旅游目的地。

三是激活区域消费新形式与新模式。三地联合发布一批潮流特色消费场景,实现线上线下双向深度融合,发布一批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为京津冀三地游客提供网红打卡地、夜经济、品牌首店、文化新地标等体验指南。推出具有特色的京津冀“伴手礼”,整合“北京礼物”、“津彩”相伴、“河北游礼”等,形成具有统一IP标识、富含三地文化内涵的京津冀区域伴手礼,并推动文创产品向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探索发放京津冀三地适用的消费券,消费券可分为实体消费券和线上消费券,凡是京津冀地区的居民均可享受餐饮、住宿、文旅、体育、汽车、家电等领域的优惠补贴,激活区域绿色消费、定制消费、数字消费等新模式。

以“两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挖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辞中提出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给北京市的改革创新、促进服务贸易不断升级赋予新使命。北京市大力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特征,推动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以首善标准搭建立体化开放体系,探索形成“北京样板”。“两区”建设是国家赋予北京的重大任务,是北京改善消费供给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历史性契机。

一是要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鉴于目前北京服务型消费比重与其他城市相比稍有差距,应把消费的主战场放在服务业。根据统计局数据,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接近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额约占全国的1/5,发展服务业消费基础雄厚。下一步要继续在“两区”政策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重点在旅游、教育、文化、医疗、健康等领域继续放宽或取消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同时,进一步关注服务业领域内对民营资本的开放,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服务业项目建设。

二是要以北京自贸区建设为切口,发展高端服务业。北京自贸区涵盖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个片区,其中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包括首都机场周边、北京CBD、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和城市副中心等地区。在制度侧要以建设北京自贸区为契机,持续推动贸易与通关自由化便利化,实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重点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医疗健康、商务会展、国际物流、跨境金融等服务产业,为中高端消费品进口、拉动北京消费升级奠定产业基础。

三是依托双机场,推进“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建设。凝聚机场“双枢纽”和临空经济区的合力,以打造国际消费功能区为突破口,推动“双场+双区”航空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提质升级,进而牵引联动市域、辐射带动京津冀乃至更大范围消费升级和产业优化。“双枢纽”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消费供给,对接旅客商务、购物、文旅、休闲等需求,开拓“国际商务+消费”“会展+消费”“旅游+消费”“流通+消费”等多业态融合的消费生态。天竺综合保税区应着力布局升级型消费产业,拓展高端进口汽车展示交易,打造以生物医药、文化艺术、汽车等为主的具有服务贸易特色的国际消费新高地;大兴综合保税区应加快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畅通对医药、生鲜、电子产品等单位货值高、时效性强的进出口商品的通关速率,为大兴机场建设“高精专”特色商品国际港提供条件。在两机场增设口岸免税店,扩大机场免税店规模,打造北京临空国际免税城,吸引消费回流。推动国际消费向市域串联辐射,增加“双枢纽”至环球度假区、CBD商圈、三里屯商圈等的国际消费专线巴士,打造“机场—市区”优质品牌展示消费带,鼓励企业沿线布局品牌形象店。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原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郭馨梅、于海琳:《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VECM模型》,《商业经济研究》,2022年第2期,第167—169页。

[2]李珊珊:《北京居民消费结构演进趋势和政策选择》,《中国国情国力》,2020年第3期,第62—65页。

[3]刘司可、路洪卫、彭玮:《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模式及启示——基于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比较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21年第5期,第70—77页。

[4]彭志龙:《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统计研究》,2001年第3期,第22—27页。

[5]冉光和、李涛:《基础设施投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再审视》,《经济科学》,2017年第6期,第45—47页。

[6]《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 gov. cn/xinwen/2022-9/25/content_5444727. html

[7]陶希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与核心要义》,《人民论坛》,2022年第5期,第70—74页。

[8]席龙胜、万园园:《营商环境优化促进创新的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经济纵横》,2021年第11期,第52—60页。

[9]于洋、杨明月、肖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沿革、趋势与国际比较》,《国际贸易》,2021年第1期,第24—31页。

责编:冯一帆/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